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青少年如何降低近视风险

关注“远视储备”也很重要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联新里社区的小朋友在接受视力检测。新华社发 郝群英 摄

    拿到孩子从幼儿园带回的屈光发育档案,家住北京亦庄的欢欢妈妈心里直纳闷:“孩子怎么突然近视了?”欢欢的回执单上显示,“电脑验光已近视”,远视储备一栏则被标记为“不足”。

    有家长发问,什么是远视储备?远视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 远视储备与近视到底是什么关系?

    远视储备并非越多越好

    日前,教育部发布 《关于开展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通过设计发布主题宣传海报、开展宣讲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月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

    9月17日,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不同阶段分类防控指引》,其中一张“各年龄阶段正常远视储备范围参考表”被突出展示。

    什么是远视储备?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介绍,孩子出生时会有一定度数 (通常认为是约200~300度) 的远视,这是正常的“生理性远视”,也就是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并非越多越好,需要在正常范围内。”何鲜桂介绍,如果远视储备过多(例如5岁孩子还有+5.00度的远视),则属于“病理性远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为了看清东西,需要过度使用调节力,容易导致视疲劳、头痛,甚至可能引发弱视或内斜视,这时就需要及时干预和矫正。何鲜桂指出:“我们要关注的,是远视储备的‘存量’是否与孩子的年龄相匹配,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储备。”

    勿错过黄金干预期

    新学期开学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韧琰稍稍轻松了些。暑假期间,她每半天要看30个号,排得满满当当,其中,儿童青少年占了绝大部分。

    王韧琰观察,以往不少家长都是等到孩子看不清黑板才来就诊,一查已经近视。现在,很多家长则是带着孩子来定期检查远视储备,“主诉发生了变化。”

    远视储备不足或者被完全消耗,会不会马上近视?

    何鲜桂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可以把远视储备想象成孩子的‘视力存款’。如果‘存款’花到临界状态,剩下值不高于75度,就说明再发展下去,‘账户’存在出现赤字的风险,很容易发生近视。”

    让孩子在课间走到户外活动

    何鲜桂认为,远视储备的消耗是一个不可逆的生理过程。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难以通过任何手段“增加”或“补回”远视储备,部分干预手段或许可以短时间内稍微“逆转”,但也是暂时的。

    何鲜桂介绍,研究表明,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白天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明确有效的方法,其中6岁以下学前儿童建议每天3小时以上。自然光线的强度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从而有效抑制眼轴过快增长。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系列研究最新的结论是:不光是在户外的时长,光照强度也同样重要,在防晒前提下,充分暴露在阳光下的操场、绿地比置身于树荫、走廊能起到更好的近视预防效果。

    目前,北京、广州等多地已将中小学课间从10分钟改为15分钟。但在接诊过程中,王韧琰仍遇到很多小患者说,他们被要求课间时间除上厕所外,不准离开教室。王韧琰坦言,等到太阳下山后,户外活动对于近视防治的意义就不大了。“其实大家都已意识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白天在校的课间,能够真正走出去、动起来。”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