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教育局携手本报开启《少年派》铜仁专刊作品征集活动
同学们,快来投稿!
本报记者 何雨家
为深入贯彻贵州“四大文化工程”部署,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铜仁市教育局携手 《贵州教育报》于近日联合推出 《贵州教育报·少年派》 周刊铜仁专刊作品征集活动,本次征集活动以“红色故土育新人,教育铸魂传血脉”为主题,面向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展开广泛征集。
本次征集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用文字与画笔描绘家乡的红色故事,用稚嫩的情怀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铜仁学子的心中扎根发芽。
据悉,《贵州教育报·少年派》周刊是贵州教育报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综合性周刊,长期关注少年成长和校园文化。本次铜仁专刊计划在10月刊发,将集中展示来自铜仁学子的优秀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这片红色热土的历史记忆与精神火焰。
征集对象覆盖高中 (中职)、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四个组别。中小学阶段的征文主题紧扣家乡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和未来畅想,既鼓励学生追溯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木黄会师纪念馆、枫香溪会议会址纪念馆、困牛山战斗遗址等本土红色资源的历史印记,也欢迎他们用生动的叙事、饱满的抒情和理性的思辨,书写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绽放。而幼儿园组则以绘画为主,通过稚拙的笔触表达“我眼里的红色文化”。
活动组织严格、流程清晰。各校需统一汇总并报送作品,投稿截止时间为9月30日下午6点。主办方将根据主题契合度、创意性和本土特色进行初评与终评,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不仅将在 《贵州教育报·少年派·铜仁专刊》集中刊登,还将同步推送至贵州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及“天眼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展示。获奖学生将获颁证书,指导教师也将获得荣誉凭证,以鼓励师生共育红色文化之花。
“让红色文化走进课堂、走进笔端、走进心田,让红色精神在铜仁少年心中薪火相传。”铜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地方红色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亲手书写、亲眼观察、亲身感悟,学生们将与红色文化进行一次深刻对话,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
■■作品要求:
文章600字左右,标题自拟。
1.记叙文
基本要求:通过讲述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段经历来表现主题。
内容导向:可以写革命先烈的事迹、家乡的红色故事、亲身参与红色教育活动的体验,或身边人物传承红色精神的故事。
写作要点:情节完整、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细节真实感人。应以真情实感打动人。
2.散文
基本要求:以抒情与描写为主,语言灵活优美,重在表达情感与思考。
内容导向:可抒写对家乡红色文化的感悟、对烈士精神的敬仰,或描绘红色遗址、红色景点所带来的心灵触动。
写作要点:文笔优美,富有诗意;结构灵活,可采用片段式、抒情式;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3.议论文
基本要求:围绕主题进行观点阐述和论证,结构分明,有理有据。
内容导向:可就“为什么要传承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对青少年的意义”“如何在新时代弘扬红色精神”等角度展开。
写作要点: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可引用历史事例、现实案例或名言警句;论证有力,语言简洁有说服力。
4.诗歌
基本要求:形式不限(古体诗、现代诗、组诗均可),篇幅不宜过长。
内容导向:歌颂革命先烈、赞美红色热土、抒发传承红色基因的豪情壮志。
写作要点:情感浓烈,意境鲜明;语言凝练,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立意新颖,寓意深刻。
5.绘画
基本要求:主题突出,构思新颖,画面简洁有力。黑白、彩色均可。尺寸为A3、A4或8开纸。
内容导向:围绕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创作,如展现先烈事迹、爱国场景、校园中的红色教育活动等。
创作要点:画面清晰完整,人物形象生动;构图合理,视觉冲击力强;需附简要文字说明 (不超过200字),阐述作品内涵。
备注:作品须融入铜仁市内或当地的红色文化元素(如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木黄会师纪念馆、枫香溪会议会址纪念馆、困牛山战斗遗址等革命旧址和纪念馆或英雄人物等元素)。
■■投稿方式:
由各校汇总作品 (电子版,其中作文、诗歌等文字作品请以Word格式投稿,书法、绘画作品请扫描作品原件以Pdf格式报送),邮件标题注明“红色文化投稿+组别+学校”,附 《作品信息汇总表》 (含作者姓名、学校、班级、指导教师、联系方式),汇总表需要加盖学校公章,并将相关作品/素材发送至邮箱 【2802642458@qq.com】。
■■注意事项:
1.作品须为原创,严禁抄袭,绘画/诗歌作品请附指导教师点评(150字以内)。
2.投稿即视为授权主办方用于公益宣传及出版物。
3.本次征文不接受个人投稿,《作品信息汇总表》 无学校公章即视为无效投稿。
4.每篇/幅作品指导老师人数不超过2人。
5.公示结果会在贵州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和“天眼新闻”教育频道上公示,可以关注贵州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或订阅《贵州教育报》 及时知晓。
6.咨询电话:
杨老师15608508084
何老师1868512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