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职院
“一站式”学生社区里,藏着青春成长答案
![]() |
| 学生体验VR实景。 |
![]() |
| 社区“班班有歌声”活动现场。 |
![]() |
| 草地音乐会表演现场。 |
![]() |
| 图书馆党支部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
![]() |
| 省二医心理专家用专业疗法为学生解开“心结”。 |
![]() |
| 国际留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绘画接龙。 |
![]() |
| 社区书法文化空间。 |
龙毅 郑青
“罗老师,我想了解一下专升本的政策,您能帮我看看我适合报哪个学校吗?”新学期伊始,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活动室里,水利分院23级水管专业学生陈同学正和辅导员罗爱霞面对面交流。窗外,夏日的微风轻拂着社区小径,宿舍楼里灯光点点,学生们或在自习、或在讨论、或在排练节目,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这温馨而充满活力的一幕,正是贵州水职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日常缩影。自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了一个集思想教育、学业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成长家园,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红色光影里的成长课
走进贵州水职院“一站式”学生社区,鲜红的党旗与党史文化长廊交相辉映,浓厚的红色氛围扑面而来。学院党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党组织责任清单,构建起“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责任体系,党委书记、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五系党总支书记、院长兼任“双楼长”定期走访寝室、开展座谈,每学期党委会专题研究学生社区建设,从机制到资源全方位保障,为社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各党支部都化身服务学生的“先锋队”,带着特色活动走进社区每个角落。纪检室党支部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用真实案例警示学生;党政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劳动法微讲座,为毕业生送上维权“锦囊”;招生就业处党支部的职业生涯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前规划人生航向。图书馆党支部则在六栋社区打造“润泽书屋”,让学生随时能汲取精神养分……
“以前觉得党建离我们很远,现在社区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智能分院大数据243班的宋同学说。她刚入学时性格内向,在参加了“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后,不仅敢主动上台分享感悟,还成了社区红色故事的“小小宣讲员”。这种“党建+社区”的融合模式,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血脉。
一群人温暖一群人
“院长面对面”活动,在各社区已成常态,院领导们定期走进宿舍、参与活动,把学生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辅导员们更是社区里的“暖心管家”。水利分院杨筑鸿老师的手机24小时开机,深夜接到学生因压力大而辗转难眠的消息,她会请班干部先安抚学生,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心理疏导手册上门;土木分院叶丹老师为学业困难的学生组建“学霸帮帮团”,每晚在社区活动室开起“小灶”。如今,辅导员们在社区有了专属工作室,从学业规划到寝室矛盾,学生随时能找到“主心骨”。
专业教师们也带着“十八般武艺”走进社区。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老师在“匠坊社区”开辟“蔬果种植园”,把劳动教育搬进生活;智慧校园中心的老师在社区门口摆起“电脑诊所”,免费帮学生修电脑、讲维护知识;宣传统战部媒体运营老师在社区会议室给同学们讲授拍摄中的构图技巧、光线运用、视频运镜以及短视频剪辑入门技巧等宣传知识。省二医的心理专家定期坐诊“润心社区”,用专业疗法为学生解开“心结”。
后勤人员同样是育人主力军。宿管阿姨发现学生晚归后会细心询问原因,食堂师傅根据社区收集的建议调整菜品,保卫处工作人员教大家识骗防骗。“以前觉得宿管阿姨只会查卫生,现在她会提醒我天凉加衣,像家人一样。”管理分院学生刘念说。
方寸之间藏着大天地
从宿舍楼到草坪,从活动室到寝室,贵州水职院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早已打破物理空间界限,构建起“处处是课堂、时时能育人”的大社区格局。
各分院社区各有特色:智能分院“智惠社区”里,老师用专业知识开发了NFC器材借阅小程序,篮球、乒乓球拍扫码就能借;管理分院“沁润社区”的调酒活动上,酒店专业学生赵聆豆的“瓶艺秀”引得阵阵喝彩;土木分院“匠坊社区”的“润泽书屋”里,“三线建设”主题书籍被翻得卷了边,学生们说“在这里读书,仿佛能听见前辈们的奋斗声”。
寝室文化更是社区的“毛细血管”。水利分院“匠心社区”推行“一寝一公约”,学生们自己制定作息表、卫生轮流制,还巧用废旧零件制作水利工程模型摆件,把专业认知融入生活;电力分院“阳明社区”开展“最美寝室”评比,有的宿舍贴满电路图手绘和安全警示标语,有的用导线、小灯泡等DIY创意装饰,让电力特色成为寝室“标配”。“现在回宿舍就像回家,室友们既是同学也是家人。”水利分院水工243班的赖治戒同学笑着说,他所在的宿舍因为经常一起练吉他,被大家称为“音乐寝室”。
数字技术让社区服务更“聪明”。学院通过一卡通平台、线上办事大厅,整合宿舍管理、图书馆系统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智慧化服务;智慧VR展厅里,同学们“走进”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实景,在虚拟操作中学习专业知识;宿舍楼下的自助打印机、洗衣机,让生活琐事一键搞定。“以前补办校园卡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社区服务大厅一站式搞定,太方便了!”智能分院人工智能241班熊玉宁同学点赞道。
在活动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夜幕下的社区广场,灯光如星。“沁润社区”的草地音乐会上,赖治戒抱着吉他唱起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周围学生跟着节奏摇晃荧光棒,这是他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观众的掌声给了我天大的勇气!”这样的音乐节,每个分院社区都有特色,从草地音乐会到“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艺术之美在社区里处处流淌。
学业成长在社区里开花结果。水利分院为专升本学生开设“学长领航”分享会,考上本科的校友们回社区传经送宝;智能分院在社区举办“挑战杯”备赛沙龙,专业老师逐组指导项目;土木分院在社区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助力学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找到心仪工作。
心理护航从未缺席。“绘心·见性”活动中,学生们合力完成画作,在色彩碰撞中释放压力;“心灵下午茶”上,叶剑挺老师教大家用呼吸法调节情绪;社区还建立了“班级——分院——学校”三级心理预警网,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那次心理团辅后,我终于敢跟爸妈说我压力大了。”一位曾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打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
社会实践让社区连接社会。“萤火虫”志愿者队在社区整理旧衣物捐赠山区,“同心燃梦”实践队带着孩子们参观水利模型,学生们说:“社区不仅教会我们读书,更教会我们做人。”
青春力量点亮社区日常
“同学,宿舍不能用大功率电器哦,这是安全手册你看看。”管理分院楼层长助理刘念正在巡查,他还把安全知识编成顺口溜,在宿舍楼道里传唱。学院推行“楼栋长——楼层长——宿舍长”三级网格化管理,300多名学生骨干参与社区治理,从卫生检查到矛盾调解,样样能干。
学生组织是社区的“生力军”。后勤保障协会的同学们定期收集宿舍报修信息,还常到食堂检查食材新鲜度、听取大家对菜品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后勤部门;“八一社团”负责社区国防教育,组织的军营技能体验活动场场爆满;自管委员会策划的“校园文化知识竞答”,让同学们在抢答中加深对文化的感悟。
“以前总觉得是被管理,现在才发现自己也是社区的主人。”晏东灵同学深有感触。他曾因家庭困难想退学,在社区“勤工助学岗”和“学霸帮帮团”的帮助下,不仅留在学校继续学业,还成了“励志宣讲员”,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人。
时光里沉淀的成长答案
从清晨的晨读到深夜的灯光,从入学的第一课到毕业的送别叮咛,贵州水职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实践,诠释着立德树人的初心。
在这里,全员育人不是口号。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宿管阿姨、保安大叔,每个人都是育人者;在这里,全程育人不是空话,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设计指导,从心理疏导到就业帮扶,陪伴学生成长每一步;在这里,全方位育人不是虚言,思想引领、学业指导、文化熏陶、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发展。
“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在这儿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担当。”即将代表学校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姚志琪同学说,备赛期间,社区为她和队友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专业老师也常到社区和她们谈心,缓解备赛压力,而同学们的加油鼓励,更成了她冲刺的动力。
如今的贵州水职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已成为三全育人的生动实践场。在这里,青春的梦想在红色引领下启航,成长的困惑在全员关爱中逐步化解,奋斗的脚步在全场景浸润中日益坚实。
这方充满温度的社区天地,正滋养着一批又一批水院学子,他们带着“润泽 明德 崇实 笃行”的校训精神,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