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头版 -> 第A07版:职教专刊 -> 做时代“弄潮儿”,把科技“玩”出新花样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

做时代“弄潮儿”,把科技“玩”出新花样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9月11日,贵州轻工职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王炎(浅蓝短袖)在实操室指导学生开展机器人编程。(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绍波

    “哇! 真厉害,这机器人还会跳舞。”

    “快来看机器人表演了,没想到我们学校也有这种绝活。”

    9月3日,贵州轻工职业大学迎来新学期。新学期,新气象,该校机电工程系的王炎博士团队提前准备,开学当天在迎新展位上,让团队管理的机器人和机器狗为新生们献上一场舞,博得现场师生喝彩连连。

    2023年,王炎博士团队采购了5个小机器人,这些小机器人不仅在教学演示和试验测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年来,该团队更是带着这些小机器人,为该校赢得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比赛奖项。

    就在今年7月,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该系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学生袁飞等人组成的团队在大赛中斩获机器人点球一等奖。

    袁飞目前读大二,他告诉记者,操控机器人赢得比赛,实现了他小时候的梦想。“小时候就想玩这些机器人,但是根本没有机会,后来考上大学知道这个专业可以操控机器人,还很符合我之前中职就读的专业和以后的规划,我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在王炎团队手里,这些机器人能踢球、会跑步、会跳舞,除了可做不少复杂动作,还能识别一些简单信息。“这些机器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这些复杂动作,购买来的时候它只有很简单的底层逻辑,后续的动作和操控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发。”王炎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就是老师和学生手中的教学工具,老师教授学生们如何操控机器人,对机器人的动作,识别信息等进行编程,学生们则把学习到的东西输入到机器人的“脑子”里,最后机器人就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绝对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最火热的科技话题之一。记者还了解到,该校不仅把机器人融入教学当中,还积极接入AI大模型,把时下最火的DeepSeek等AI大模型应用到实际教学和日常的学校管理之中。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今年年初,贵州轻工职业大学把DeepSeek大模型接入该校的数据中心机房,优化成为“黔轻AI助手”,助力学校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办事更便捷,学习更简单。

    该校还把AI应用到了教学当中。“通过AI智能体,老师们上传相关课程资料、课件试题等,AI智能体会生成课程相关的知识图谱,形成知识库,我们教师可以利用AI生成试题或者教案,把AI当作助教来用。比如现在我出的题基本都是用AI,会自动生成新的题目,几乎没有错误,效果好,省时省力。”该校信息中心副主任、信息工程系云计算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蔡斐介绍。

    他还表示,信息工程系的教师不仅深度参与AI,也教授学生们怎么用大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搭建智能体。目前该系2025级的新生都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在云计算专业AI相关课程占据了四分之一,有提示词工程、智能体系统开发、rag技术等课程。

    不仅局限于使用,该校还深度参与AI大模型的研发,该校的国家“双高计划”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合作研发了“知行大先生”AI大模型,主要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

    “我们从2020年开始,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一起研发‘知行大先生’大模型,现在已经应用到三、四门课中去了。”该校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张庚斐告诉记者,该校立足贵州大数据战略,是全国最早开设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贵安新区的不少大数据企业保持良好的交流和联系,与企业共同培养大数据人才。

    “在学校里,我们能有很多体验和实践当今最前沿科技的机会,就比如今年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参加了人工智能赛道,利用阿里云的‘千问’大模型技术,我们团队设计了‘人工智能+农业’的系统,通过视觉模型检测,能够在病虫害防治和产量预测上应用,这一系统的开发,让我们在大赛上获得了三等奖。”该校大数据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卢燃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