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字正腔圆处 自信生花时

——六盘水推普实践掠影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六枝特区实验小学晨读活动。

钟山区举行第七届诗词大会。

    本报记者 侯帮虎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校园内,高二年级的同学正大声朗读唐代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15分钟的大声晨诵环节,各班语文老师引导学生清音、亮嗓,规范语音、提升音貌、饱满情绪……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张超介绍,学校围绕“营造氛围、课堂筑基、文化赋能”的理念,努力将语言文字推广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于是记忆速测、15分钟大声晨诵、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环节等在学校应运而生。数年下来,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明显提升。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的优秀案例,成为该市提升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典型。

    今年8月开始,六盘水开启了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各市、区陆续邀请普通话教学能力强的测试员对区域内普通话未达标教师进行培训后开始普通话测试、开启全市“三字一话”应用能力大赛。近年来,部分学校还深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校园特色的宣传活动。

    “如何以‘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阅读,引出自己的观点;如何利用民间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发言……”2023年,在六枝特区经典润乡土“1+1”项目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活动在六枝特区实验小学举行,来自特区的多位优秀语文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打造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模式。

    作为活动承办方,六枝特区实验小学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还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窦晶和六盘水市第三届阅读达人夏春春来到学校畅谈绘本阅读与写作。“安安静静地为孩子们写出亮晶晶的故事,让孩子们成为亮晶晶的人。”活动中窦晶从自己的故事谈及“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切身体会,分享丰富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窥见了写作的神秘之门,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文学之旅”。

    “在加入到主持播音社团之后,我开始接触到更多朋友,在社团老师的鼓励下,我逐渐不再害怕表达,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来自六枝特区第二小学五年级(1)班的罗林林在2024年贵州省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大赛中拿下三等奖的好成绩。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罗蓉熙介绍,罗林林在进入主持播音社团后,从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逐渐变得大气、勇敢,整个精神面貌都不一样,学习成绩也跟着一起进步,让老师们都感到惊讶。

    而在钟山区,让同学们津津乐道的则是每年一度的诗词大会。今年6月,由钟山区教育局主办的钟山区第七届诗词大会圆满完成,比赛设五人团队赛、飞花令团队赛、飞花令个人赛等17个项目,分“学校-片区-区级”三级联动、逐级选拔的双赛点模式进行。在全面检验选手的诗词储备、反应能力、团队写作能力的同时,更引导广大师生在诗词的海洋中汲取智慧、陶冶情操、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钟山学子的血脉中生生不息。比赛过程中,评委团专家还针对题目,结合诗人生平、创作背景、艺术特色进行精炼讲解,为现场提供一堂生动的诗词鉴赏课,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文化教育价值。

    而在盘州,推普活动的开展呈现出多方合作、科技赋能、文化融合等特色。今年暑假,盘州市第六小学邀请河海大学“羽翼语言工作室”志愿者到学校开展推普实践。志愿者依托AI语音纠音系统针对“n、l不分”“平翘不辨”等高频率错误进行实时纠正,并引入AI虚拟数字人进行课堂伴学,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学校还跟志愿者共同组织了“我来讲贵州”说故事视频比赛,孩子们将盘县会议会址“九间楼”、妥乐古银杏村落、彝族火把节、布依族八音合奏等特色搬上银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锻炼自我,宣传家乡。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六盘水始终根植于课堂,延伸至文化,并融入科技与乡情。这些生动而扎实的探索,不仅规范了语音语调,更在诵读、讲述、书写与思考中,悄然提升着学生的语言素养,涵养着文化自信,为凉都少年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更深沉、更清晰的声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