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普安红为何出名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普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 (2) 班 许琳

    “孩子们,普安红茶的名声现在在国内外也是响亮亮的,那么你们知道让普安红出名的密码是什么吗?”坐在归乡的车上,耳边回荡着老师的话语,作为茶农的孩子竟不知这问题的答案,带着探究的心理,期待赶紧到达目的地。

    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不禁陷入记忆的漩涡。记忆中,儿时的我总喜欢跟在奶奶身后,在一马翠绿、深绿交叠的茶园里撒欢儿。总喜欢在爷爷泡茶时,弯下腰去,看热水冲下去的那一刻,茶叶突然活泼起来,在水中舒展身子,欢快地舞动。

    望着热气腾腾的茶水,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被烫到时,爷爷总是爽朗一笑。而我觉得味苦,便抛下它去玩了。

    终于,熟悉的茶园景象映入眼帘,远远地望见奶奶弯着腰认真地采茶。

    听见我们的呼唤,奶奶走过来。“快休息一下吧。”奶奶戴着帽子,头上密布着小汗珠,手指因为长期的采茶变得黝黑,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笑容,不见丝毫疲倦:“现在正是采茶的好季节,茶青的品质上好,茶农们都抓紧加油地采呢!”

    她继续回到茶园,弯下腰去,熟练地一提、一摘,在她的轻巧动作下,一颗颗嫩绿、饱满的茶青便收揽进篮子里。这问题的答案隐匿在万千茶农勤劳的背影里。

    回到屋子里,爷爷正在炒茶。他娴熟地转动着手腕,茶叶一会儿被铺散开来,一会儿被揉在一起。炒茶,手法的轻重,温度的掌握都至关重要。几位年轻人专注地看着,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步骤的关键点。爷爷就放开手来,让他们自己尝试。“年轻人,心太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

    见爷爷不忙了,我便缠着爷爷给我讲他和茶园的故事。他微微一笑,拿出茶杯,泡上两杯普安红,浑浊的眼睛转动着,似乎在回忆。这时,我静静地望着茶水变色,不再着急喝。

    “几十年前,那时的天气不好,特别干燥,不下雨,棵棵茶树都扛不住,叶子晒得枯黄。这样子收入也不好啊,他们一个个没兴趣去管茶树都走了,出去了。但是我不想走,看着倒下的茶树于心不忍,于是我打算救它们。每天天不亮就扛上锄头,去茶园里种新苗;用桶打上水,一瓢一瓢地去浇新苗。可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都没活成,那一刻,我想放弃了,他们也劝我不要执着地把时间耗在这上面。”

    爷爷停了停,抿了一口茶水,我也抿了一口,味道依旧苦涩。“但我不甘心,我就继续干,尝试不同的方法。他们见我铁了心,也在为我默默加油。终于苦尽甘来,现在的茶树长得那么茂盛,普安红茶的销量也顶顶好。”

    爷爷露出欣慰的笑,我突然明白了爷爷的执着。喝上一口茶,细细品味,余味中回甘着甜味,鼻尖萦绕着茶的清香。

    我突然明白,人生如同品茶,初尝时苦涩,在经历了成长后,再尝时只觉余味甘甜,就像一切苦尽甘来,终有收获。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爷爷这些坚守茶园的茶农对茶的深厚情感里。

    爷爷从手机里翻出了介绍普安红的宣传片,视频里一片生机勃勃的茶树里,茶农的身影若隐若现,每个人的脸上是朴实的笑容,解说员用英语介绍普安红茶的历史和味道,显示出来的是民族的自信与文化的自信。

    爷爷也自豪地说:“现在,普安红在国外也出了名,别提我有多高兴了。幸亏有政府的重视和大力宣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来找我学制茶的手艺。”听完,我也发自内心地开心,原来问题的答案也在政府的工作与代代的传承中。

    普安红茶醇厚的滋味,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农们对茶的深厚感情与坚守;政府工作的重视以及一代代年轻人的薪火相传,是普安红里的加油密码!

    指导老师:杜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