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7版:特别报道
->
古路坝村
古路坝村
![]() |
国立西北工学院古路坝图书馆(阶梯上面)学生宿舍(阶梯下面)。西工大供图 |
1905年,一口新铸的铜钟,被挂在陕西汉中城固县古路坝村的天主教堂。
1938年3月,一群师生辗转跋涉至陕西汉中城固县的古路坝,借教堂办学。
直到1946年,这口铜钟一直用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以及后来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师生的上下课铃。
古路坝北接秦岭、南连巴山,偏在深山,缺水无电,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国立西北工学院坚持高质量办学。学生胸怀抗日救亡的信念,卧薪尝胆、不敢有丝毫懈怠,常熬夜苦读到天亮。
古路坝的8年时光里,学校培养学生1400余人,从中走出了11位院士和众多一流科技人才。
古路坝这个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偏僻山村,成为抗战时期的“大学城”,也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