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乡村教师高纯观礼阅兵:

见证国家强大 坚守育人初心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高纯在天安门现场观看阅兵。

    本报记者 廖尚海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2024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黔东南州岑巩县马家寨小学教师高纯,作为我省教师代表受邀在现场观礼。

    长安街上的铁流滚滚、战机呼啸,与黔东南苗岭深处的琅琅书声,在这一天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1

    殊荣难忘 两次进京

    对高纯来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北京之行。

    去年9月,高纯因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第一次前往北京接受表彰。作为黔东南州2024年唯一获得这一称号的优秀教师,他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总书记握着我的手,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无比激动,这必将激励我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高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潮澎湃。

    时隔一年,这位乡村教师再次受邀进京,见证国家盛典。从接受表彰到观礼阅兵,高纯用26年的乡村教育坚守,换来了这无比光荣的时刻。

    2

    惊喜邀请 奔赴首都

    开学前夕,8月22日,正在学校劳动教育基地除草的高纯,接到了省教育厅的通知,他不敢相信自己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去北京观看阅兵。

    “真的假的? 怕不是你在哄我?”高纯的爱人也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此后几天,高纯兴奋得难以入眠,虽然想与最亲密的同事分享喜悦,但最终还是没有提前透露这个好消息。

    “我特意去镇上买了一套新衣服。”高纯告诉记者,为了去北京,他去羊坪镇上买了一件浅蓝色的带领上衣,一条黑色西裤和一双崭新的皮鞋。用他的话讲:“要精心准备一番。”这位从教26年的乡村教师,身穿特意为这次庆典购置的新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3

    现场体验 震撼人心

    高纯告诉记者,没有任何约定,也没有特别的说明,但所有前来观看阅兵的代表都出奇安静,静候在座位上,等待着伟大时刻的到来。

    阅兵现场气势恢宏。当升旗仪式的命令发出后,“唰”的一声,三军仪仗队的指挥刀被抽出刀鞘时发出的声音,犹如利剑划破长空。高纯认为这一象征着我军勇于亮剑的铁军精神。

    “我汗毛都被震得竖了起来了。”高纯告诉记者,“尤其是80响礼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整个天安门广场和北京城,久久回荡在上空。”

    4

    钢铁洪流 扬我国威

    高纯观礼的座位距离长安街约300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威武之师给他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当陆军方阵走来时,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冲击着每个现场观礼的人。

    “我们的军事是如此的强大,可以说位列世界前列。生在中国,我们很幸福。”高纯告诉记者,当装甲方阵如钢铁洪流般滚滚向前时,那些之前从未公开露面过的先进国防设备和尖端利器,犹如一道道钢铁长城,时刻守卫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在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时,现场解说员说道:“东风浩荡,威震寰宇,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此话一出,包含高纯在内的所有观礼人员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掌声雷动。

    5

    教育强国 使命在肩

    “国家的强大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观看阅兵后,高纯向记者道出这样的感受。

    回想1999年,高纯从凯里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到了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当时条件较为艰苦,学校是真正的“水泥地”,教室里的黑板是木制的,有的甚至就是一块刷得锃亮的黑色水泥墙。

    校园里唯一的体育用品就是一个橡胶皮球和五根跳绳,体育课更是“放养式”教学。

    但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岑巩县教育提质增量,教育条件大大改善。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教育资源进行了优化调整,集团化办学、一校一品等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当代教育需求的路子正在形成。

    高纯所在的马家寨小学围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办学方针,于2022年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带领全体教职工成功申报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学校。

    学校通过自制400余件体育器材,把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脚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开发后融入大课间、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走出了一条以体健人、以体树德、以德育人的养成教育和健康教育之路。

    在202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上,马家寨小学得到了省、州、县领导以及同仁的一致好评。实施特色体育以来,该校的教学成绩也大幅提升,位居全县乡镇学校前列。

    采访最后,高纯感叹,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在观看阅兵后,教师的职责更具象化地与阅兵中的每一个画面联系在一起。

    “我回去一定要把此次阅兵所感受到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传递给学生。”高纯表示,回学校后,他将坚守自己的岗位,继续根据学校的情况发展特色体育教育,努力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