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铜仁德江县民族中学教师张仕园:

做人比成绩更重要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特约通讯员 陈长富

    在铜仁市德江县民族中学,有这样一位教师,19年教学生涯中,17年坚守班主任岗位。他用时光浇灌教育之花,用匠心守护学生成长,用爱心书写育人之道,他就是师生们心中亲切的“老班”——张仕园。

    精细化管理

    播撒习惯养成的种子

    “抓好入学一个月的养成教育,懂规矩。”这是张仕园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在他看来,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而精细化管理则是培养习惯的有效途径。

    张仕园分享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例。一次,他安排同学们打扫教室卫生,可两个小时后走进教室,却发现卫生丝毫未动。深入了解后得知,问题出在管理方式上——没有明确责任人、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这正是粗放型管理的弊端。此后,张仕园转变策略,详细安排人员分工、规定完成时间,并明确卫生标准。在他的精细化管理下,教室卫生焕然一新,物品摆放井井有条。“打扫卫生看似小事,实则是培养学生认真做事习惯的契机。”张仕园说道。通过一次次这样的实践,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把小事做好,更逐步养成了严谨、负责的行为习惯,而这些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宝贵的财富。

    他始终坚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

    秉持教育平等

    守护学生成长初心

    在张仕园的班级里,“人人平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课堂上,他从不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鼓励大家主动举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看似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张仕园解释道。

    对待学生,他始终一视同仁,奖惩分明且惩戒有度。在他看来,惩戒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每当学生犯错,他总是先进行惩戒,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随后再耐心地进行教育沟通,帮助学生明白对错。“教育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张仕园坚定地说。他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

    有效与家长沟通是他的班主任管理方法之一,他对班上的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情况了如指掌。第一天遇见班上学生陈康,家长就说陈刚是个不好管的孩子,张仕园通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就和家长沟通说,这个属于好动型学生,可以让他多参加体育活动。通过正确引导,陈康数学和物理及其他科目在班上都很优秀。

    善于发现闪光点

    点亮学生自信之光

    德江县民族中学坐落在楠木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学生们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特殊性。张仕园总是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曾经,有一名学生成绩优异,但因在英语课上捣蛋与老师顶撞。张仕园得知后,将他请到办公室,进行了严厉批评,并给他上了一堂深刻的“政治课”。在张仕园的教导下,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并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如今,他已大学毕业,在贵阳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谈及班主任张仕园,他至今记忆犹新:“是张老师的教导让我明白,成绩好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做人比成绩更重要。”

    双轨并行

    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张仕园既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视学生修养的培养。他认为,只有成绩与修养双轨并行,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他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他所任班主任的班级每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乎是全部进入德江县第一中学。在他的17年班主任生涯里,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6次、县级优秀班主任2次、优秀教师4次。他所任物理学科获得县级质量一等奖2次。

    “张仕园班主任管理上的优秀都是他干出来的优秀。”校长刘强这样评价道。17年的坚守,17年的付出,张仕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班主任的责任与担当。他将青春和热血融入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他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爱与智慧为学生点亮前行的明灯,他的教育故事,也将继续在德江县民族中学这片热土上书写新的辉煌。

    谈到班主任的管理之道,张仕园说:“教育孩子需要的是爱,爱是无形的管理制度,也是有形的方与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