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4版:写作营
->
群山之眼少年梦
群山之眼少年梦
凯里第四小学 张云华
盛夏的贵州,群山叠翠,蝉鸣声声。清晨的薄雾漫过蜿蜒的梯田,我站在“中国天眼”的观景台上,望向深陷喀斯特洼地的银色巨锅。它是人类凝视宇宙的科学之眼,更是我们贵州献给世界的科技明珠。
爸爸说:“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位科学家扎根贵州深山二十载,用生命铸就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他的眼中不灭的光,与革命先辈一样,是为国奉献的赤诚。”
当我知道中国天眼能捕捉137亿光年外的脉冲星信号时,我心底的种子破土而出——科学让群山怀抱的家乡看见了星辰。
在贵阳大数据博览会的展厅里,巨大的电子屏上,黄果树瀑布的水流量被实时监测,梵净山的珍稀植物通过卫星遥感建档。贵州的群山曾是屏障,如今却成了数据中心最好的“天然冰箱”。
回到家我和爸爸用废旧材料制作“天眼模型”。当易拉罐拼接的“馈源舱”成功接收无线电波时,我们欢呼雀跃。爸爸还带我在雷山老家山沟里搭建雨水收集系统——竹筒引水、砂石过滤,灵感来自苗侗族风雨桥的排水智慧。科学不是冰冷的公式,是让酸汤更醇厚的发酵技术,是让刺梨走出大山的冷链物流。
此刻,我坐在苗侗家木楼里,用平板电脑连接“云上贵州”平台。屏幕上500米口径的“大锅”仍在聆听宇宙心跳。用科学点亮家乡,让世界听见深山的故事。
家乡的山水与人文,早已在我心中埋下了探索的种子,而现在,它正以科技的方式生根发芽。科学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藏在我们身边的好奇心里。
指导老师:杨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