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育 筑梦未来
普安15名优秀学子喜领7.5万元贵州日报当代奖学金
![]() |
获奖学子、家长与贵州日报报刊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合影留念。 |
本报记者 李坚 安启余
8月18日,对于即将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报到的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家庭困难学生费凯元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当天,贵州日报当代奖学金集中发放仪式举行,今年参加高考的15名优秀学子每人领到了5000元的奖学金。费凯元说:“这笔助学金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我和我的家人打心底感谢他们!”
屯上村是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下称贵州日报) 的帮扶点之一,贵州日报帮扶普安县新店、地瓜、茶源、九峰等4个镇 (街道) 的村(社区),共派驻12名驻村第一书记、队员。
费凯元家因病产生困境,父亲因病致残,不能说话干活,他和妹妹求学的所有支出,全靠在兴义打工的母亲苦苦支撑。
拿到名校录取通知书后,费凯元一家一筹莫展,甚至有了放弃的想法。听说村里以前有人得到过贵州日报当代奖学金,于是他和姑姑第一时间向贵州日报派驻屯上村第一书记张宇翼求助,后者及时入户家访、了解情况、收集信息,第一时间向贵州日报派驻普安帮扶工作队提交印证资料。
与费凯元同样感受到助学温暖的还有新店镇花月村歹尾组的张浪同学,姐姐在天津上大学,哥哥在浙江上大学,今年她考取了江南大学,为了给打工的父母分担压力,她外出做暑假工攒学费。
在得知荣获奖学金后,不能到场参加活动的她致信感谢:“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将这份善意与鼓励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不辜负贵社的厚爱和期望,待学业有成,我定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传承这份温暖与责任。”
当天,共有获奖学生、家长家属代表等30余人参加集中发放仪式。千里之外的肺腑之言,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将向善的火种传递下去,当你将来学有所成后,学会自食其力并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回报社会。”贵州日报报刊社副总编辑范朝权鼓励获奖学子,希望他们今后要更加自信自强,继续用勤奋、用才智在新的赛道上奔跑,在书山中开辟出崭新之路,继续磨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去奋力拼搏追逐和实现梦想。
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今年是贵州日报持续帮扶普安的30个年头,近年来,贵州日报始终秉持“帮扶先扶智”的理念,不断加大自主投入实施智志帮扶项目。至今,已累计向166名优秀学子发放贵州日报当代奖学金83万元。
据悉,2019年,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设立贵州日报当代奖学金,用于资助结对帮扶的普安、平塘两县10个村考取二本及以上高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021年,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的结对帮扶点调整至普安县的4个村,继续对考取二本及以上高校的脱贫户、监测户子女给予奖励;2024年后,因为贵州省高考政策调整,奖励对象调整为帮扶村 (社区) 考取211、985高校的所有农村户籍家庭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