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4版:写作营
->
鼓点轻叩旧时光,蹦蹦声里少年长
鼓点轻叩旧时光,蹦蹦声里少年长
石阡县乡村振兴班高一(5)班 杨庆琳
“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这清脆欢快的鼓点,像一只灵巧的精灵,悄然潜入我的梦境,在静谧的夜色中轻盈跳跃。恍惚间,仿佛又见那木棒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迫不及待地扑向鼓架,刹那间,激昂的鼓声响彻云霄,将沉睡的记忆唤醒。
这鼓声,是一条无形的丝线,一头系着我的梦境,一头牵着往昔岁月。我生长在群山环抱之处,这里山路蜿蜒,却处处流淌着淳朴的温情。那所百年小学,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而热烈豪放的蹦蹦鼓声,便是从这里飞向远方。
思绪飘回小学三年级,乡村少年宫开馆。那时的我生性活泼,对琴棋书画提不起兴致。在校园长廊漫无目的地徘徊时,偶然间被一阵独特的声响吸引,循声而去,便来到了蹦蹦鼓练习室。眼前,酷酷的鼓架整齐排列,练习的人群热情高涨。尽管身材矮小的我与他们格格不入,却还是好奇地挤了进去,就此与蹦蹦鼓结下不解之缘。
初次握住木棒,那轻巧又坚硬的触感,带来奇妙的体验。挥舞间,风声掠过耳畔,奏响独特的乐章。因社团人多场地有限,我们将“舞台”搬到了学校操场中央。20架蹦蹦鼓两两一组,我因个子小,被安排在最前排左边第一组。这些由棕榈木精心制成的鼓,经砍伐、掏空、涂油,敲击时发出清脆悦耳的“蹦蹦”声。老师那架亲自上山砍制、有着十几年历史的鼓,更是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烈日下,老师不顾汗水湿透衣衫,用熟悉的方言耐心教学,而调皮的我们东敲西打,断断续续的鼓声,倒也成了别样的风景。
几年过去了,偶然回到小学,曾经热闹的校园一片沉寂,听闻已多年未响起那熟悉的鼓声。恍惚间,仿佛又看见学生们争相敲鼓的身影,那欢快的“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声,再次在耳畔响起,将我带回那段充满欢乐与激情的美好时光。
指导老师: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