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摇陌上田园处,手捧黄金闻稻香
——致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
荔波县第一小学六 (5) 班 何张芮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
雪莱在 《西风颂》 里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出生在新时代,没有经历过那漫长的饥寒交迫的“冬天”。但我深知,是因为您的照耀,我才能沐浴这阳光明媚的春天。
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提笔给您写信,心情无比沉重,无情的时间把您永远地留在了昨天。虽不曾和您见过一面,但我的心里对您充满敬意,脑海里还时常浮现出您禾下乘凉的画面。每当看到关于您的报道,爷爷就会讲起他们小时候啃树皮、吃草根也难以果腹的艰苦岁月。爷爷摸着我的头恳切地说:“袁爷爷让我们远离饥饿。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时至今日,我的碗里再没有剩饭。
时光荏苒,四年已逝。您和蔼可亲的模样,早已深深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里。老师说,您弯下腰杆是为了让国人能挺直脊梁,而您种出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稻穗,还有国人的底气、骨气和爱国情怀。
您曾说:“我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科研人员继承您的初心梦想,走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路上,在您的指引下成绩斐然。前年,黔东南州榕江县试种的巨型稻实现大丰收,水稻最高可达205厘米,禾穗长34厘米,有效颗粒460粒,亩产量为普通水稻的1.5倍,禾下乘凉不再是梦;您辛苦培育的杂交水稻早已扎根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党中央号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趋势下,它正一步步走向世界。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已成功试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也不再是梦。
去年国庆节,我回了一趟老家,村子里种植的水稻丰收了,大伯大婶都喜笑颜开。走在田埂上,大地呈现一片金色,清风拂过稻田,扑来阵阵稻香。恍惚间,我仿佛看见您躬耕的身影。原来,真正的星辰,是低头时看见的稻浪。
国士世无双,后继必有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在禾下乘凉梦的余荫里,以您的精神为指引,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化作躬身前行的力量;餐桌上的半粒米皆是汗水的图腾,我们需以“光盘行动”为基本礼仪,用食物银行串联城市余粮与乡村所需,让节约美德化作乡村振兴的养分,更应走进田野课堂,在插秧节、丰收节中触摸土地的心跳,把“藏粮于技”的信念写入人生。
您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请您放心,我们会做一粒好种子,乘先辈留存之长风,破时代前行之巨浪。以大地为卷,让来之不易的繁荣富强在祖国大地茁壮成长;以梦想为马,用金色般的脚步引领着时代前行的巨浪。
此致
敬礼!
指导老师:蔡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