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贵州省幼儿园课程建设创新与评价研讨会举行
![]() |
分会现场。 |
本报讯(记者 潘国虎)7月17日,由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部“双名计划”赵旭莹名园长工作室、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贵州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贵州教育报协办的“2025年贵州省幼儿园课程建设创新与评价研讨会”在贵州师范学院综合实训楼报告厅开幕,旨在为贵州省幼儿园课程建设创新与评价搭建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主题报告环节,教育部“双名计划”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带来了 《游戏-成就有意义的童年——幼儿园课程新样态》 的报告。她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研究,深入阐述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游戏构建富有意义、充满活力的幼儿园课程新样态,为参会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课程建设之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茜则围绕《幼儿园游戏生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展开讲解。她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从游戏的设计与引导到课程的生成与实施,彭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帮助园长和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游戏生成课程,为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专题研讨会分为两个会场同时进行,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互动频繁。
第一会场聚焦“跨界共研·课程向新——十年幼儿园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和“园长领航·课程赋能——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实践经验分享”。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的宋娇园长和王艳玲园长分别分享了 《基于人工智能启蒙的无屏幕编程课程实践》和《自然·自主·自在-幼儿园自然探究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李姿雨老师则带来了 《解码·赋能·生长:幼儿有意义学习的深度支持三部曲——基于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的思考》。此外,多位园长和老师还分享了课程领导力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实践经验,专家们进行了精准点评,为课程的优化与提升指明了方向。
第二会场围绕“管理协同·课程精进——幼儿园保教管理优化实践分享”和“智领实践促师幼互动——AI赋能课程实施的探索”展开讨论。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郑莹莹老师、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罗婷老师等分别就幼儿园课程实践、绘本阅读课程建构、备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内容丰富实用,为幼儿园保教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多位老师探讨了AI赋能课程实施和师幼互动的策略,展示了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专家们针对分享内容给出了针对性的点评和建议,助力教师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
活动结束后,参与此次研讨会的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位教师感慨道,“这次研讨会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接触到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赵旭莹园长关于游戏课程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让我反思自己在课程设计中的不足。彭茜教授的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我对游戏生成课程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以后在教学中我会积极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让课程更有趣、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