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和叶子“写”一封成长回信
瓮安这场“家长会”有点特别
![]() |
家长体验“植物拓印”。 |
![]() |
这是一次“特殊”的家长会。 |
特约通讯员 瞿远恒 丁钶懿
7月9日下午的黔南州瓮安县示范幼儿园多功能室,不像会议室,更像个藏着惊喜的魔法屋。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出明暗条纹,二十多位家长围坐成圈,手里攥着放大镜和树叶,鼻尖萦绕着草木清香——这场以“回望成长路携手向未来”为名的家委会、伙委会期末总结会,正用最鲜活的方式打破着你对“家长会”的所有想象。
“知道吗?咱们孩子每天喝的汤,食材要经过三次农残检测。”潘敏老师举着食材验收单的投影,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检测数据。而黎明园长解读《学前教育法》时,没念条文而是讲了三个小故事:被老师蹲下来倾听的哭闹孩子、在自然角观察蜗牛的小探险家、午餐时坚持自己擦桌子的三岁娃娃,“法律条文背后,是每个孩子被尊重的权利”。
最动人的时刻发生在光影流转间。王洪老师关掉顶灯,十几束手电筒光柱在空气中交织成网。“试试让光斑跳个舞?”她话音刚落,有家长就晃动电筒,让墙上的光圈追着另一位家长的影子跑,引得全场笑出声。放大镜下的叶脉突然变得像分叉的河流,阳光穿过镜片在纸上烧出的焦痕,成了最独特的签名。
隔壁桌的“植物拓印”现场更像场无声的艺术展。何坤兰老师示范时,锤子敲在梧桐叶上的“咚咚”声像轻快的鼓点。一位爸爸笨手笨脚地把三叶草摆成心形,妻子在旁指挥“左边再挪半厘米”,夫妻俩鼻尖快碰到一起的认真模样,被李绍红老师悄悄拍进手机。当带着青草气息的拓印布在绳子上晾干时,有位奶奶突然说:“难怪我家囡囡总把拓印画贴冰箱,这树叶的味道,比香水好闻。”
没人注意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的笔记本上不再只有收支数字。有位妈妈在膳食表旁画了棵小树,枝丫上标注着“钙”“维生素”;还有爸爸在课程汇报页的空白处,画了个举着放大镜的小人。最后的反馈表上,有人写“建议每月开次这样的‘玩会’”,有人画了个笑脸说“今天终于懂了孩子为啥天天盼着上幼儿园”。
离园时,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家长手里的拓印布在风中飘动,像面微型旗帜。黎明园长站在门口挥手时,口袋里露出半截没写完的便签:“下次要不要试试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菜单?”
这场没有主席台的总结会,用光影做笔,以草木为墨,在家长心里种下了一颗特别的种子——原来家园共育,从来不是冰冷的汇报与倾听,而是像今天这样,手牵手站在同一片阳光下,看树叶的影子在布上慢慢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