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悟空老家”、感受“云端漫步”、体验智慧出行
国际青年代表走进贵州 搭建文明互鉴新桥梁
![]() |
国际青年代表游览黄果树大瀑布。 |
![]() |
国 际青年代表参观翰凯斯生产车间。 |
本报记者 周璇 黄怡雯 韦雨辛 汪国锋 郭加尧 刘义鹏 胡玉山
近日,“机遇中国青年说——从贵州实践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2025中外青年对话交流活动在贵州拉开帷幕。来自中国、英国、俄罗斯、德国、印度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2名国际组织优秀青年代表,带着好奇与期待踏上了贵州的土地,开启一场关于中国发展故事的探索与对话。
打卡“悟空老家”
“太奇妙了! 听说黄果树瀑布就是传说中‘美猴王’孙悟空住过的花果山,一直想来看看。今日身临其境,非常震撼!”来自塞浦路斯的青年费奥多尔·德米特连科站在黄果树瀑布下流连忘返。
首次目睹黄果树大瀑布的印尼青年Nadhira也深受触动:“我从未在现实中见过如此宏伟的瀑布,更难得的是,它被保护得如此完好。”
7月3日,青年代表走进安顺黄果树大瀑布,体验“山地公园省”风景名胜,感受贵州自然之美。
万练飞空,声若雷鸣,置身于黄果树大瀑布之下,弥漫的水汽浸润全身,引得国际青年们纷纷打卡留念,赞叹不已。“这个地方太棒了! 它完美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难以置信。”来自阿根廷的青年伊格纳西奥兴奋地表示。
感受“云端漫步”
在领略黄果树大瀑布的壮丽后,青年代表近距离探访了人类工程杰作——坝陵河大桥,青年代表在370米的高空“云端漫步”,体验坝陵河大桥的花式“玩法”。大桥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更让青年代表们由衷赞叹。“这里充满了创新的无限可能,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行走其上,感觉如梦似幻,如同魔法一般。”来自肯尼亚的邓霓扬感慨道。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坝陵河大桥不仅有效解决了交通难题,更已成为贵州“旅游研学”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从地面向天空望去,我们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坝陵河大桥的宏伟。上桥之后的体验,更是令人惊叹。”走进桥身,近距离观察大桥的每一个细节,让马来西亚青年运动顾问、马来西亚工艺大学高级讲师邱诗娜兴奋不已。
随后,国际青年们参观了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详细了解坝陵河大桥的建造工艺。“类似于坝陵河科技馆这样的科普教育基地,能够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地研学,这正是我们想在马来西亚开展的教育方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邱诗娜认为,通过实地参观、搭建模型等“在做中学”的教育模式,既能让学生了解大桥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让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这是值得马来西亚向中国学习借鉴之处。
体验智慧出行
7月4日上午,青年代表乘坐无人驾驶小巴体验智慧出行,参观生产车间解锁“AI司机”上岗记。
“通过讲解,我了解到无人驾驶小巴可适用于偏远地区,方便无法驾驶的人群出行。”塞浦路斯青年Fyodor Dmitrenko表示,如果能将翰凯斯的技术和发展理念应用到塞浦路斯,将能造福更多人群,期待看到未来无人驾驶小巴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新西兰和德国,小型住宅非常流行。我认为无人驾驶小巴可以作为这一流行趋势的延伸。例如应用到大学作为小型宿舍,或是应用到机场,白天作交通工具使用,夜晚则作为酒店向乘客提供短期住宿,实现无人驾驶小巴的多功能利用。”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新西兰名誉代表Alexander Kuch感慨,在贵州亲眼看到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令他十分惊讶,也让他感受到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因时常到中国出差,来自英国的Ham-ershlag Private家族投资办公室负责人严鸣对于无人驾驶小巴并不陌生。“从传统的高碳能源向电气化能源转型,在中国各地都是常见的景象。”严鸣认为,这体现了中国正走在技术创新发展的前沿,引领着下一阶段的全球变革。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与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清华大学唐仲英学生全球发展中心承办。活动创新采用行进式调研与沉浸式观察直播相结合的模式,让国际青年化身“体验官”与“传播者”,近距离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这趟五天的旅程,青年们深入贵阳、安顺、黔东南等地,站在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前,感受贵州山河的壮美;登上坝陵河大桥“云端漫步”,解锁“China Trav-el”新玩法;穿梭于非遗市集,体验古法造纸,触摸千年技艺传承的温度;走进“中国数谷”,感受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与全球专家学者共议气候与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这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代表,将以他们的观察、体验和观点,围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等全球性议题展开思想交锋,发出真实而多元的“青年声浪”,穿透信息壁垒,架起一座贵州联结世界的文明互鉴之桥。把这份“黔”所未见的魅力,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