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百姓沿街送恩人
![]() |
![]() |
![]() |
当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救援队伍陆续撤离时,数万榕江群众顶着高温自发涌上街头,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最炽热的感恩。白发老人拄拐相送,侗族妇女含泪挂上红鸡蛋,少年们高声朗诵《颂军》诗篇,悠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响彻江畔……
万余群众送别“最可爱的人”
本报记者 欧阳章杰
7月5日上午,黔东南州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门前人声鼎沸,上万名榕江群众手持国旗、标语自发聚集至道路两边,送别驰援榕江的一千余名武警官兵及其他各地救援队伍。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一! 二! 三!”随着武警官兵的口号声响起,街道两边的学生与群众纷纷激动不已。
当武警官兵整齐列队走出驻地,榕江县群众齐声高唱 《侗歌声声送给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悠扬的歌声回荡于江河山间,军民鱼水情在此刻得以诠释。
随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为武警官兵们挂上刺绣彩带、红鸡蛋,代表着当地少数民族的亲切祝福。“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群众在表达感谢送去祝福之余不由得热泪盈眶。
与此同时,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 (五) 班的全班同学在道路旁高声朗诵他们为武警官兵所写的 《颂军》诗:“微息临拂絮折腰,狂风长啸海怒涛。千摧万击推不动,神军难隐似轻笑。”
当天虽烈日当空,但榕江县的群众依旧热情不减,汗水与泪水交织,祝福与道别同在。“真的很感激他们,因为他们的驰援才让我们这么快从灾难中恢复过来。”榕江县市民张女士激动地说道。
据悉,此次撤离返程队伍除武警贵州总队官兵外,还有包含消防救援、广东佛山驰援队伍和其他社会救援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恩人慢走,危难时刻感谢有你!”
本报记者 田儒森 周雅萌 董婧珣 熊曼
7月3日下午,贵州省榕江县上演了一场感人至深的告别。在首批救援队伍完成抗灾任务即将返程时,数万群众自发涌上街头,手捧鸡蛋、绣花鞋垫等心意,含泪送别连日来奋战在救灾一线的英雄们。道路两侧的呼喊声、哽咽声交织成一片,无数人红着眼眶挥手高喊:“英雄慢走! 恩人平安!”
送别现场,群众用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最深切的感激。
只见有人将煮熟的鸡蛋硬塞进救援车辆的车窗,有人踮着脚把亲手缝制的鞋垫递给队员,还有老人颤抖着拉住救援人员的手反复念叨:“一定要再来榕江看看!”还有一位大姐蹲在地上掩面痛哭:“他们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啊……”
当载着救援队员的车辆缓缓驶过,人群中的哭声再也压抑不住。
十几岁的少年大喊“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保家卫国”,妇女怀中的孩子懵懂地挥舞着小国旗,白发老人朝着车队方向深深鞠躬。
看到这一幕,救援队员们同样动容,许多人隔着车窗敬礼、挥手,直至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
“洪水冲垮了房子,但冲不垮人心。”当地村民王先生哽咽道。
在过去一周里,这支救援队伍顶着暴雨抢修道路、转移群众、运送物资,甚至冒险潜入激流救出被困老人。他们的头盔上沾满泥浆,制服被汗水浸透,却始终笑着对村民说:“别怕,有我们在。”
离别终须至,情谊永长存。车队远去后,仍有群众久久驻足。太阳雨下,不知是谁唱起了山歌:“山路再远不忘恩人,榕江水长记你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