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报告,群众都已安全”

——黔南州黔东南州抢险救灾速记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消防员叔叔在我就安心了”。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黔南州三都自治县电力抢修队搬运新电杆。

榕江县受灾群众在安置点领取生活物资。本报记者吴运镇 摄

消防队员展开救援。本报记者杨晓波 摄

救援人员在转移被困群众。 新华社记者 胡星 摄

    本报记者 马刚 谌晗 尚宇杰 陈丹 方亚丽 石含开 夏华

    256.71米!

    6月24日14时15分,榕江县石灰厂水文站,水位计指针定格在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上——它无情地宣告着洪峰压顶,超保证水位5.21米!

    航拍镜头下,发源独山,流经三都、榕江、从江的都柳江,一改昔日温顺婉约,在此刻浊浪排空,怒吼奔腾! 年平均流量145立方米每秒的常态,竟在瞬间暴涨至惊天的11800立方米每秒! 水位、流量均刷新有实测资料以来历史记录!

    时针拨回至当日午时,预警刺耳:洪峰将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犹在耳畔。

    正在黔南州调研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立即调整行程,赶赴一线靠前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第一时间到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调度汛情灾情。

    国家防总针对贵州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驰援;省内多部门多渠道紧急调运救灾物资;两州三县党委、政府闻令而动,一线攻坚;解放军、武警、公安于凌晨迅速集结,枕戈待旦,向险而行!

    1  都柳江告急!都柳江告急!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每一个字,都好似一颗钉,颗颗钉在人们心尖上!

    这是一场与老天爷的殊死较量!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极限赛跑!

    连日来,受多轮强降雨影响,大暴雨频发,豆大的雨滴砸在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境内。

    都江镇新合村山洪暴涨,裹挟着泥沙巨石,扑向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

    人民安危高于天! 交通管制迅疾实施,都江镇党员干部化身战士!“结对明白人”敲着钢盆大喊:赶紧出门!

    6月24日凌晨,新合村千秋四组群众10户17人及邻近村寨26户36人,一个不少,安全转移!

    “轰隆!”7时40分许,山体滑坡导致引桥发生垮塌。交通中断! 通信中断! 险情揪人心魄!

    “报告,群众都已安全,桥梁垮塌无人员伤亡!”简报穿越风雨,党员干部们心头巨石稍落。然而,喘息未定——

    黔东南! 榕江! 从江! 暴雨倾盆! 平永河、怎冷河、寨蒿河水位不断疯涨!

    时间嗒嗒作响,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田地被冲、村庄被淹,万千群众被困。

    转移群众,刻不容缓!

    第一时间,省委擂响抗洪抢险战鼓:“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要把群众转移避险作为当务之急,组织力量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洪水狰狞,何惧! 风浪滔天,不退!

    第一时间,榕江县、从江县成立现场处置指挥部,两县党员干部组成“先锋队”分片包干,奔向洼地,冲进危房! 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市民手机中不断弹出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敦促沿江居民、商铺转移的警报声响彻都柳江两岸。

    “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暴雨中,那一个个泥裹满身的身影,那一声声嘶哑急切的拍门呐喊,筑起了最坚固的“生命防线”!

    “快点,再快点!”榕江县塔石乡党委书记石杰带头冲进雨帘;“一二三,用力,一二三,加油……”凌晨3点,榕江县滨江大道防洪堤上,党员干部们徒手搏浪,肩扛手提,700米挡板、沙袋筑起防洪堤坝;

    “当时脑袋里想的只有群众安危。”从江县丙梅街道党工委书记韦锦明连续奋战,带领党员干部撤离群众10340户28592人;

    ……

    血脉相连,不离不弃;应转尽转,不容有失!

    截至目前,榕江、从江两县1.8万余名党员干部累计帮助转移群众2.2万余户9.15万余人。

    2  “看见你们来了,我们就安心了!”

    “生命之舟”划破浊浪! 全网刷屏的画面,令人瞬间泪目——洪流汹涌,战士们紧握船桨,载着惊恐的乡亲父老,急速驶向生的彼岸! 那期盼与坚毅交织的目光,是绝境中最动人的信任!

    洪水滔天,冲不垮血肉筑起的铜墙铁壁! 生死竞速,击不倒众志成城的无畏精神!

    榕江县城,洪水漫至二楼窗沿,声声呼救穿过雨幕:“救命!我家有孕妇! 快生了!”

    前来驰援的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五局贵阳队队长王兴邦立即带领队员文越,挥桨劈开漂浮断木,顶开漩涡将冲锋舟停靠窗前。

    他们纵身跃进灌水的房间,在齐腰深的冰冷浊浪中,为待产孕妇系紧救生衣,扣牢安全帽,如托举起生的希望,将一家人稳稳护送上舟,疾驰医院!

    近年来,榕江因“村超”爆火而成为诸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洪灾来临,有一些游客还来不及撤离而滞留。

    “我们17个游客被困,急需救援!”贵州黔美之旅旅行社导游张凤的求救信息在各大网络平台穿梭,很快被榕江县政府办主任王耿注意到,第一时间与她取得联系。

    “快! 撤到民中,那里地势高,相对安全!”微信里传来及时的避险指示,让导游张凤和游客们的心安定了下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协调下,游客们安全入驻榕江国榕酒店。

    哪里有危急,哪里就有伸出的援手!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坚实的臂膀!

    危急中,车民街道阳光小区居民杨庭学接纳了13位紧急避灾的亲友。多年前受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寨蒿镇归裳村搬到敞亮新居,他的话语质朴:“党和政府给我们安了新家,灾难面前,咱们更得拧成一股绳,互相帮忙!”

    风雨里,外卖小哥杨小平化身“活地图”,主动报名加入救援队伍,两进两出洪水肆虐的榕江城北新区,听到有人呼救或者有灯光闪烁,就马上过去施救,两个小时内共解救出十余名被困群众;

    安心处,从江县停洞镇停洞社区82岁老人吴朝光在当地党员干部搀扶下,安全转移到临时安置点,他感动地说:“看见你们来了,我们就安心了!”在从江县政府广场、原从江一小校区等6个临时安置点连夜搭建完成400顶帐篷,同时租用13家宾馆妥善安置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家属。

    驰援,兵贵神速! 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民兵、武警、社会组织等759名应急尖兵携带排水装备、冲锋舟等200余台 (套) 装备设备,星夜兼程奔赴榕江! 省应急厅调派通讯无人机前往一线,力保“三断”情况下的“生命热线”!

    安置,物资齐备! 省应急厅调拨的5800余件省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和3万瓶矿泉水、1万余桶方便面等生活类物资,通过高铁、公路火速送达! 省红十字会2590个家庭包连夜启程,于6月25日凌晨陆续运抵榕江、从江等受灾地。

    3  预警“叫应”跑赢洪灾

    “砰、砰、砰!”滂沱暴雨中,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镇停洞社区82岁的吴朝光老人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老人家,抓紧时间撤离,水要淹过来了。”门外停洞镇干部们焦急地唤道。

    “多亏干部们喊我们全家及时撤离,撤离没多久洪水就进入我家一楼了。”吴朝光老人感动地说。

    预警“叫应”快一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就多一分。

    6月19日0时至6月24日8时,黔东南州水文水资源局联合州水务局、气象局发布了水旱灾害风险研判3期、洪水预警6期、洪水预报46期,预报精度达98%,为地方防汛抗洪及时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6月24日凌晨开始,黔东南州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水情预报,连发2条提升防汛应急响应信息以及致广大人民群众汛期安全防范的一封信、关于县城部分区域紧急撤离的通知等信息,及时预警。与此同时,该县党员干部彻夜未眠,挨家挨户敲门帮助群众撤离,安全转移近4万人。

    “早上5点过就过来让我们避险。”榕江车民街道万都小区居民黄万红说,要不是党员干部来得及时,自己可能就要被困在去门面的路上了。

    灾情发生后,榕江县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挨家挨户动员群众转移。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杨通贵告诉记者:“接到指令后,我们就开始进小区喊话,入户动员群众进行转移。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确保群众安全撤离。”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暴雨中,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声声急切的敲门声,织就起一道“防洪大堤”,为群众安全转移保驾护航。

    6月23日20时至24日8时,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遭遇持续降雨,最大降雨量突破166.6毫米。全县党员干部闻讯而动,冲锋在前,紧急转移被困群众。据应急部门统计,截至24日早上8点,共转移群众502户1441人。

    黔东南州从江县党员干部组成“先锋队”,启动“党员包户”机制,挨家挨户敲门唤醒沉睡的群众开展紧急转移工作。截至6月24日15时,全县紧急转移避险9438户31922人;暂停在建工程项目6个,叫应企业82家。

    4  “生命方舟”乘风破浪

    6月24日,因持续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导致G76厦蓉高速格都线广西至贵州都匀方向K1264处猴子河特大桥引桥发生垮塌。

    经现场排查,初步核实事发区域涉及群众10户17人,邻近村寨26户36人,均已安全转移安置。

    “报告,群众都已安全!”简短的一句话穿越风雨,提振了所有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干部群众信心。

    6月24日,暴雨肆虐后的榕江县中心大道救援点,泥泞的道路、浑浊的积水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令人揪心又充满希望的画面。

    “小心脚下,抓紧我。”救援人员一边叮嘱,一边稳稳地将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我的孩子还在那边,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他。”在被成功转移的人群中,榕江县车江二村的杨灿灿满脸泪水,紧紧握住救援人员的手。

    救援人员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抚,“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孩子平安带出来!”随后,救援人员迅速调整救援路线,朝着杨灿灿孩子被困的方向再次出发。

    浑浊的水面被划开一道道水浪,每一次停靠、每一个搀扶,都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暴雨中,党员干部、志愿者、民间救援队等各方力量化身“移动堤坝”,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道防护墙。

    6月21日,黔南州独山县麻尾镇110千伏新寨变电站遭遇强降雨引发严重汛情。站内110千伏开关场地、35千伏及10千伏高压室电缆沟严重积水,室外水位20厘米,室内电缆沟最高达50厘米。在各方协同作战下,经18小时连续奋战,变电站内外水位显著下降,设备运行正常,成功保障了附近居民安全可靠供电。

    6月23日21时40分,三都三合街道打孟沟2户群众被洪水困在家中,后山随时有塌方的危险。接到报警后,消防救援大队迅速出击。救援人员抵达现场时,洪水已漫过腰间,他们驾驶冲锋舟涉水前行,成功将两户共10名群众安全转移。

    在从江县下江镇农贸市场,党员干部连续3小时浸泡在齐膝深的洪水中,用木船转移群众及贵重物资。

    一幕幕温暖的瞬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风雨中不断上演,托举起承载希望的“生命方舟”。

    5  “我们一定能让家乡再好起来!”

    榕江,从江,因“村超”激情令世界瞩目,因梯田秀美引游客流连,也因这次洪灾牵动亿万人心。

    6月25日清晨,洪水渐渐退去,当释然的笑容重新回到人们脸上,当惊魂未定的心重新找回平静,另一场更艰巨的战役,在泥泞中打响!

    榕江城北新区,308省道,路面街道覆盖着厚厚的冲积淤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已在唤醒这座县城的活力。

    当地居民纷纷拿出家中的米肉菜蔬支援救灾,烟火气从路旁的菜摊蔓延,在清扫的帚尖上跳跃,最终在人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里,燃起不可熄灭的暖光。

    刚中考完的学生王敬,来到街道清理淤泥:“我爸爸是移动公司的,昨天就出去参与抢修,现在还在一线。榕江是我们大家的榕江,我们一定能让家乡再好起来!”

    “村超”球员石世显看到球场被淹那一刻,眼眶泛红。这片球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草地都承载着太多梦想和回忆! 水退后,他主动加入清淤行列:“我们熟悉的球场,一定会回来。”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把洪灾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街头巷尾,铁锹声、呼喊声、机器轰鸣声,汇聚成灾后恢复的强劲力量!

    从江县五个洪区数百名党员干部从应急值守、救援避险,迅速转入灾后恢复,就地扛起清淤消杀、设施修复、重整家园的重任;

    黔东南州凯里、三穗等12个县市迅速响应,派员来到灾区支援灾后恢复,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

    南方电网公司调集抢修人员4031人、应急发电车89台、应急发电机229台在灾区开展抢修复电工作,截至6月25日17时,受灾的三个县已有近6万用户恢复正常用电;

    援手还在不断涌来——

    国家发改委安排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贵州、广东等地严重洪涝灾害灾后应急恢复! 省财政厅、省应急厅紧急调拨资金6800万元,支持榕江、从江、三都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 京东首批物资抵达! 省红十字救援队星夜驰援! 贵州蓝天、云南昭通龙马等省内外救援力量齐聚黔东南!

    家园在伤痕之上重新生长,精神在磨砺之后更显坚韧。

    看,“村超”球场的草芽正倔强地刺破淤泥;看,“村马”赛场的奔腾正快意盎然;看,加榜梯田的稻浪将再次如潮翻涌;看,城市的烟火气在大街小巷聚拢升腾……都柳江畔期待着,那山呼海啸的欢呼,那发自肺腑的赞美,必将再次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