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神奇的钥匙
雷山县第三小学 范屹宣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因为又到了我们最喜欢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了。每周四下午的少年宫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在我们雷山县第三小学的乡村少年宫有好多有趣的课外兴趣活动,如合唱、舞蹈、打篮球、象棋等。这些活动里,我最喜欢的是我们非遗兴趣小组的活动,因为在这里可以听到很多的有趣的苗族神话故事,了解到很多的苗族传统文化知识。此外还可以跟着老师动手制作各种各样有趣的非遗手工作品。而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次关于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学习!
那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苗族银饰锻造的视频,画面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正专注地敲打着银块。他的手像会变魔术一样,把银块敲打成薄片,又用各种工具在上面錾刻出精美的图案。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图案都有着美好的吉祥寓意,蝴蝶代表苗族祖先,而造型夸张多变的龙图案象征着力量和守护,花草寓意着美好的生活。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苗族服饰图案上的故事,那些古老又有趣的传说,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我心里闪烁。原来,每一件苗族服饰上的图案都藏着勤劳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呀!
最让我兴奋的动手练习环节到了。我们用小木棒在锡箔纸上画图案。我画了一只展翅的蝴蝶,老师说这是苗族最传统的纹样。虽然我的作品线条歪歪扭扭的,但在老师的耐心鼓励下,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心里还是满满的成就感。
那次非遗兴趣小组活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的大门。我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也看到了劳动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现在,每当看见我们的苗族服饰上那些精美的图案,感觉它们不仅漂亮,更承载着我们苗族人的智慧和梦想。我要好好学习了解这些非遗技艺,把祖先传下来的宝贝永远守护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指导老师:潘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