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

匠心育心 赋能成长

全国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在贵阳举行

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讯 (记者 任伟) 近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匠心育心,赋能成长”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在贵阳举行,来自省内外58所高职院校的160余人齐聚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共同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

    “你认为10s能击掌多少下?”“一根手指头能否抬动一个人?”备课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带来《玩转心育魔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活课堂”构建策略》 《突破自我,建立自信》 《桥心相映:心理韧性与家国情怀》《冲破欺凌之网》等分享,通过专题报告、主题分享和课程演示等形式,强化与会心理教师识别与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为他们打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当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已“从单一课程向‘五育融合’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协同转变”。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川在致辞中表示,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文化浸润 多元协同”的“12345”心理育人体系。

    贵州省教育厅职成处调研员杨俐丽表示,面对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新要求,教育系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要深化“双筛查”机制,加强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还要探索“课程+活动+实践”的多元模式,利用新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心理辅导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梁艳珍表示,希望以“五育并举”为抓手,搭建政策学习、实践创新、协同发展三大平台,破解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职业素养与心理素养融合、课程改革激活育人时效、构建“家-校-社-企”协同育人机制等核心命题。

    备课会当天,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还精心组织校园润心文化体验活动,涵盖茶艺、八段锦、苗族铜鼓舞、插花等展示体验项目,与会人员借助文化、艺术或自然元素放松身心、提升内在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