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站
教育事业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
![]() |
台下听众被宣讲团老师的讲述深深吸引。 |
本报记者 廖尚海
6月18日上午,全省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黔东南站)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东楼会议室举行。全州约1500名教育工作者线上线下聆听6位优秀教师分享育人故事,生动阐释“教育家精神”。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喀斯特研究院) 院长周忠发讲述了他带领团队30余年扎根石漠化研究与治理一线,用脚步丈量喀斯特山区,推动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转型的科研报国之路。
黔东南三穗县第三中学音乐教师罗意在现场再现了用尤克里里的音弦与学生耐心对话的场景,并讲述了自己践行“乐教爱生”的教师职责,同时也讲述了在教学中坚信:用音乐让孩子们心灵敞亮起来的信念。罗意老师自学心理学,最终成立了省级工作室,为累计多达3000余名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心理健康专家,真正实现了用音乐架起沟通桥梁的工作经历。
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范钢丽讲述了在无声世界里坚守28载,用熟练的手语架起沟通桥梁,她的青春奉献,成就了聋童“听见”世界的梦想的育人故事。
六盘水市第四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正高级教师晏梅讲述了以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独特性和探究精神,结合地域特征通过接触自然培养孩子家国情怀、推动城乡教育均衡的育人故事。
岑巩县马家寨小学校长高纯讲述了将地方传统运动融入教学,通过开展体育运动丰富课余生活,通过运动帮助抑郁学生重获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乡村教育自强路径。
来自黔西南州普安县西城区龙溪石砚小学的高级教师陈美荣讲述了16年来,扎根乡村教育,坚持大家访,足迹遍布300余名学生家庭的真实乡村教师的日常工作写照。
6位老师的精彩讲述赢得了聆听老师的热烈掌声,也引起了黔东南教师的热议,大家纷纷向记者讲述了此次聆听的切身感受。
“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确实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来自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的物理老师杨昌东老师听取了宣讲后,对晏梅老师利用当地文化,鼓励孩子探究自然的讲述极为认同。
谢白杨老师和杨曦老师来自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两位老师表示,聆听了6位老师的宣讲受益匪浅。两位老师通过宣讲后,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
“罗意老师的宣讲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吴梓君老师是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的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她告诉记者,通过聆听后她深刻意识到教育事业需要每一位老师全身心付出的事业。宣讲中罗意老师长期坚持利用音乐和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也让人深思。
吴老师表示,未来的教学中,如何像罗老师一样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相结合,五育并举,让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是她努力的方向。
宣讲现场有一群特殊的聆听群体,他们就是来自凯里学院的师范类学生。杨佳伟来自天津,是凯里学院2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的在校生,他告诉记者,很荣幸在现场聆听了各位优秀老师的宝贵的经验,同样这次聆听也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自己将努力汲取知识,加强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为将来的教师生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