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8日 星期三

黔西南站

扎根讲台 教书育人

2025年06月18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周兴露

邱宁宏

杨松

曹凤英

刘轶

谢春平

    本报记者 王奇 邱凌峰

    6月17日上午,全省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暨“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黔西南站)在黔西南州笔山教育院举行,6位来自不同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结合自身的经历,深情讲述了自己扎根讲台、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生动阐释了何为“教育家精神”。

    活动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黔西南州教育局、兴义笔山中学、黔西南州笔山教育院协办。

    周兴露:让特殊孩子绽放独特光彩

    全国“最美教师”、遵义市启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兴露动情地分享了她特殊教育的从业经历。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来说,“仁爱之心”有更加特别的意义,多年来,周兴露用爱守护“折翼天使”,让特殊的孩子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特殊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小花,我们要做的,是用爱去浇灌,用耐心去陪伴,静待每一朵小花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周兴露说。

    邱宁宏: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

    “在我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只要给他们适宜的土壤,就能茁壮成长。”贵州省职教名师、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生动讲述深耕职教30年的教学感受。她的工作,一头连着讲台,一头连着田间地头。这些年,她积极践行“耕读相伴·田间成才”的育人理念,培养了千余名乡土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等7000余人次,助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

    杨松:做园长爸爸,我不孤独

    杨松是黔南州福泉市乐岗幼儿园园长,2013年,他带着满腔热情,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男幼师。作为一名扎根乡村幼教事业多年的幼教工作者,深知教育对于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的重要性,自任职以来,始终秉持教育初心,致力于为搬迁点及周边山区孩子创设一个真正优质、公平的学前教育环境。“有数据显示,幼儿园男教师占比不足3%,我想3%这个数字尽管微小,但是能守护在这么多孩子身边,做他们的园长爸爸,我不再孤独。”杨松说。

    曹凤英:想把更大世界带到孩子们面前

    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党总支书记曹凤英深情讲述了南明小学副校长王玉赴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开展帮扶,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动人事迹。支教这一年多,王玉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爱唤醒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她不仅想在孩子的心中播种下读书改变命运的种子,更想把大山外面的那个更大的世界带到孩子们的面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她的精神感化下,越来越多的老师积极投身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驻点帮扶从未间断。

    刘轶:让每一颗星星都闪耀光芒

    “终身从教,用爱与智慧,点亮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希望之灯,让每一颗星星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闪耀光芒!”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小学校长刘轶讲述了自己如何将所学融会贯通,深耕国学经典,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闪耀属于自己光芒的故事。多年来,她不惧艰苦、扎根基层,以“红星闪耀·礼润人生”为核心价值引领,着力实施“红心铸魂、八礼育品、合育润心”的办学特色,引领学校从薄弱走向优质,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谢春平:从粤到黔,奋战教育协作第一线

    从广东珠海到云南怒江,再到贵州遵义,她5次主动请缨连续7年奋战在东西部教育协作第一线;她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让困难孩子插上自信和飞翔的翅膀;发展校园足球,让更多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享受到踢足球的快乐;倾洒爱心与希望,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湾仔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遵义市凤冈县第六小学支教老师谢春平讲述着自己支教路上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

    反响

    一次心灵的洗礼

    “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生动阐释着教育家精神的真谛,这极大地激励了我,我渴望能够追随他们的脚步,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好老师。”兴义市万峰学校的贺尔平老师感慨道。

    听完老师们的故事,黔西南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吴佩汝被深深打动。“6位老师默默耕耘,奉献大爱的教育家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对我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吴佩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