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生团队研发智能光伏系统
“俘光掠尘”让太阳能照亮每一个角落
![]() |
光伏技术探索。 |
![]() |
团队正在进行研讨。 |
本报记者 任伟
研发智能光伏系统,转换效率提高近13个百分点,发电量较传统组件提升至35%,一举摘得“挑战杯”省赛一等奖……在创新路上,夏锦与他的“俘光掠尘”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夏锦,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二学生。他与光伏技术的不解之缘,始于一次偶然的契机。在学院组织的创新创业讲座上,讲师一句“太阳能是开启未来清洁能源时代的金钥匙”,如同一束光,瞬间照亮了初入大学校园的夏锦的心。自此,他一头扎进光伏技术的浩瀚海洋,图书馆里相关专业书籍成了他汲取知识的宝库,实验室的灯光更是无数个日夜拼搏的见证者。为优化每一组微小的数据、提升光伏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他常常在实验室反复实验、钻研数周之久。
2022年3月,在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夏锦召集了几名有着同样想法的小伙伴,开始了光伏技术的探索之旅。他们来自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个专业,怀揣着“以技术引领能源革命”的共同理想,踏上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新征程。创业初期,资金匮乏、实验条件简陋等难题接踵而至,好在学院一直鼓励与支持他们。大家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校园内搭建起简易研发平台。白天,他们是课堂上认真求学的学生;夜幕降临,实验室便成了他们追逐梦想的战场。“我们虽然起点低,但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夏锦常以这样乐观的话语给大伙鼓劲儿。
同年9月,借学院产教融合有关政策的东风,夏锦正式发起组建“俘光掠尘”团队,将创新梦想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他们以“让太阳能照亮每一个角落”为使命,专注于光伏新技术的研发、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集成以及智慧管理解决方案开发。如今,“俘光掠尘”团队已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达成深度产学研合作,累计申请专利8项。其核心成果“全自动日光追踪自清洁智能光伏系统”,通过自动追光和自动清洁两大核心功能,确保太阳能光伏板与太阳始终保持最佳角度,同时及时清除表面杂质,让光伏板时刻处于高效运行状态,实现了实际应用中发电量较传统组件提升至35%的突破。
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连日来,夏锦带着团队成员走出校园,实地走访了相关合作企业,深入了解固定式光伏发电设备。企业技术专家结合丰富的工程经验,对团队研发的智能光伏系统提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为项目的下一步技术迭代和市场化应用指明了更为清晰的方向。在夏锦看来,这次实地考察,标志着团队从实验室研发向市场实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大一时被一束“光”点亮梦想,到如今带领团队在光伏技术创新与创业的道路上崭露头角,夏锦完成了从校园追梦人到科技创业新锐的蜕变。他说,这一切离不开学院对双创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光伏产业的广阔赛道上,奋力书写着属于财职学子的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