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1日 星期三

55岁阿姨本科毕业

心若有梦,何惧“太晚”

2025年06月11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张计玲的毕业照。图片来源:受访者社交账号

    对于张计玲来说,美好崭新的开始在51岁,这一年,她以高出二本C类线45分的成绩,考入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成了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

    她为人所知的是年轻时的三次高考失利,为人称道的是中年高考的这份勇气和努力,但在这些背后,她觉得考上大学不只是自己的一份执念,还是成功创造“自我”的一次历练。

    “以前为家庭而活,后来有了孩子,又为孩子而活,我好像从来没有为了自己而活。”55岁的张计玲今年大学毕业,她说这只是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自己后面还有更长的人生。

    以下是张计玲的自述。

    “精神世界的提升,有钱也买不来”

    许多人会在我的账号下留言:你上啥大学? 一毕业就退休失业。

    诸如此类的评论,我从屏幕上就能感觉到对我的嘲讽。50岁的我打算高考时,父母也这样对我说:“人家都挣下钱了,你这一天天地吆五喝六的,还跟年轻人去上大学了。”

    那时候的我尚且不怎么会反驳,只是觉得上大学是我年轻时未竟的一件事,是我的执念,哪怕到了中年,我都想拔掉这根刺。

    但现在,我会说:“咋了,难道人活着就光钱最重要吗?精神世界的提升,这是一种价值的实现,是最高级的,有钱也买不来,我实现了自我价值。”

    我出生在山西太原周边的一个村里,在家中排行老三,有一个大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印象里,小的时候家里一直很穷,我很多时候放学回到家问我妈,今晚吃啥? 我妈说,喝白开水。水里其实还伴着一点小米,这点粮食大多时候都是借来的。

    我的父亲原来在县城里当煤矿工人,后来工伤了,就基本失去了赚钱能力,给人打点小工。四个孩子上学的钱,基本是靠母亲养了几只鸡,鸡下了蛋,她就跟着村里的几位妇女去集市里换钱。

    我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家里最好的,我哥哥偏科,英语不行,高考考了300多分就没再考了。二姐读了中专,学的是医科相关专业,毕业后在县城开了一所小门诊。小弟最贪玩,他读完小学就不想上学了。虽然我的成绩很好,但还是没能考上大学。每次考试前,我都习惯性地失眠,人家说失眠不影响考试,可能还是我的实力不行。我不服气,又连续复读了三次,想法都是: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给家里长脸,要走出这个大山。但结果每次都不尽如人意。

    那时候真的非常受挫,特别是看着父母一次次地去借钱供我读书,好像整个人生都是灰暗的,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前途。

    51岁的我成了学校最大的本科生

    后来我去读了5年“夜大”,念的是会计专业,但毕业后,我并没有找到会计的工作,最后还是干苦力谋生。我开过流动理发摊,干过家政、月嫂。我觉得我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每份工作我都能做得很好,但因为没考上大学,让我有一种行尸走肉的感觉,好像我的灵魂已经死了。再后来我遇到了我的丈夫,有了孩子之后,我把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一个恍惚,孩子也长大了,到了要高考的年纪。

    孩子考上山西当地重点高中时,我开启了陪读生涯,有一次辅导孩子做物理作业,我发现我比儿子都会做,就萌生了和孩子一起去高考的想法。我想着,要是实在不行,我就认了。

    丈夫一开始并不支持我,“咱家这经济条件只能供一个大学生。”如果我和孩子都去上大学,那对于家里来说是一笔重大的支出。我就想先算了吧,孩子上大学为重。后来孩子告诉我,他空军招飞体检过了,想去读军校,也能省下钱给我读书。

    我从来没考虑那么多现实问题,钱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攒的,何况是我想用在学习上。丈夫就答应了。

    2021年,51岁的我复习两年后,以高出二本C类线45分的成绩,考入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成了学校里年龄最大的学生。

    这并不容易。刚入大学那会儿,很多同学看到我这个阿姨成了他们的同学,会在背后议论我,那段时间,我看到谁都自卑,为了躲开人群,我还特意不经常去食堂吃饭。

    我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在手机上记会儿英文单词,5点50分下床洗漱。6点10分出宿舍楼到操场跑两公里,戴着耳机跑步,一边跑一边听英语听力。

    跑完步去食堂买早餐,6点半到教室,一般那时还没人来,我就一边吃早餐一边背单词。7点开始早自习。白天的课上完后,晚上9点下晚自习,我再待到10点20分回宿舍洗漱,11点熄灯我就按时睡觉。

    我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许多人知道我的故事后很尊敬我,他们会对我说,“阿姨,你真棒!”“阿姨,你真牛!”“阿姨你就是工商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我一点一点变得自信了起来。其实,当你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后,又何必在乎别人以与众不同的眼光来看你。

    大四我又报考了山西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因为想挑战一下自己,虽然最后因分数线今年涨了,我没进复试。

    “以前的我,好像没有自我”

    今年是我的毕业季,对于“未来”“工作”,本来我没有那么多想法,我也不是为了就业去读大学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未来渐渐有了一个轮廓:我实习的幼儿园,想要聘我当老师,还有些企业,想要招我去讲课,我觉得这些都是我能胜任的。

    我本来没有勇气去就业,觉得那么大年纪,有点自讨无趣了。但努力地变好之后,有人看到了我的价值。

    我大三在幼儿园实习时,跟孩子们相处得很融洽,他们说,你看着不像老师,你的脸上有皱纹,你应该退休了。我就反问孩子们,那你觉得老师教得好不好? 你喜不喜欢老师教的课? 他们直点头。

    以前,上大学只是我的一个执念,但上完四年大学,我发现我好像把自己又养了一遍,养得精气神都足了。

    以前的我,好像没有自我。20多岁成家之后,是为了家庭而活,有了儿子后,为了儿子而活,我好像没有为了自己而活过。

    我学会爱自己了。我意识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儿子上大学后问我之后的打算,我说,“提升自己”。上过大学后,我仿佛拥有了不曾有过的自私心。

    原来我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老好人。现在的我开始拥有自己的判断,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要面对自己的命题,只要我认为是正确的,我就会做。

    毕业之际,我把头像从自己的照片换成了一朵向日葵。我的内心也像这张照片一样,满是阳光。我的灵魂好像归位了,本我和自我在合二为一,我在迈向我的超我。

    人们的夸赞使我变得更有动力,我的故事使人们变得有勇气,这种双向奔赴让我幸福。

    我和儿子的感情也更好了。以前,我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他洗衣做饭,他都不觉得我会累。我考研那阵子,可累了,他每次都劝我,“妈,先考虑你的身体,差不多得了。”

    毕业只是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我的人生还很长

    现在高考刚刚结束,我想对孩子们说说,我对于学习的看法是,如果不学习,就会像电脑一样因为不更新而老化,这里的学习不是指考试,而是广义上的学习,很多知识其实看不到,也摸不着,甚至不会在生活中使用它,但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你的思维变得活跃、视野变得开阔、认知变得深刻。通俗地讲就是,你啥也能想通了,想通了以后,你就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当你想不通的时候,你可能看到啥都是可恶的。

    任何事情,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就会感到收获满满。但就像所有的成长一样,这里面当然包含着痛苦。《半边天》 节目中刘小样说的那句话:我宁愿痛苦,我不要麻木。我非常认同。我觉得我也是这样的,我不愿意将就我的人生,我痛并快乐着,这种高级的苦我愿意吃。

    我这个55岁本科阿姨的大学就要杀青了,但大学只是我的一个人生阶段,我的人生还很长,我会继续上进。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