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5日 星期四

校园里幸福的滋养

2025年06月05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胡兴青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十二个年头,曾几何时,我的职业规划或许与许多老师相似,追求在退休前获得正高级职称。为此,我花费六年时间努力晋升副高级职称,然而因工作调动,我与这一目标擦肩而过,当时心中难免失落。但经过近两年的创新教育实践与探索,我在峰林田小的校园里得到幸福的滋养,深刻体会到“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李镇西老师曾把“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作为未来班的班训,成都武侯区中学的校训。如今,我以此为目标,致力于让峰林田小的师生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既是我的愿望,也是我对自己的期许。

    在峰林田小里,我爱上了喜欢阅读的自己和伙伴,我们一起用我们的爱感染着孩子们的“爱”。清晨,走进峰林田小,回荡着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那是清晨校园里的最美声音! 在峰林田小里“人人皆是主人”校园公约,教师公约,班级公约是我们共同的约定;爱心超市是孩子兑换校园币的地方,也是他们自主经营的领地;学校的开心农场上,师生一起播撒希望的种子,一起耕作,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课堂里,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合作、共同探讨知识海洋里的奥秘。

    有人说:教育就是唤醒,校长唤醒老师,老师唤醒孩子。在峰林田小里,我们爱上了让师生不断变化与成长的“自己”。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我们互相感受着“被需要”,需要成为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在被需要的幸福中做“更好的自己”。在校园里,我努力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因为我感受到当孩子被记住的欣喜;在校园里,我们努力去发现大家的特长,因为通过大家的双眼我们能看到更多可能的自己;我们用心倾听每一位师生的心声,因为学校里需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道风景;峰林田小是全校336名师生的家,家虽很小,但很温馨!

    “真实自然刚健质朴”的校风已在峰林田小里逐步形成。校园里大家都说真话,做真实的自己!“真实”于课堂里的自己,师生之间在探索“教与学”的有效融合,课堂上大家相互质疑、在质疑中努力找到共鸣;“真实”孩子们在校园里积极地想,大胆地说,无惧职位,无惧身份,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关系。就如学校每月一次的“峰林大舞台”,它是孩子们分享与展示的平台,但不是“表演”的舞台,“峰林大舞台有才你就来”不是带着你的才艺来,带着你的分享来。舞台上没有刻意的排练,没有表演的氛围,孩子们用质朴与本真分享所学所获,老师们就是他们忠实的“粉丝”,我们欣赏着、享受着他们的每一次成长过程。

    在校园里,孩子想说就一定能找到倾听的身影,不管是我,还是老师都会留下匆匆脚步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已经不记得在多少次的接访或工作中,孩子们一股劲地跑到我身边来表达心情,分享趣事,寻求帮助。记得有一次,我带着省里来的客人正参观校园,一年级 (1)班陈希妍突然跑到我的跟前说:“校长,我头发乱了,帮我扎起来嘛。”我回复说:“现在我在忙,可不可以一会帮你。”孩子坚决地说:“不行,因为我头发乱了,会遮住眼睛很难受。”我只能让客人们陪着我给孩子扎好头发再继续。扎好后,陈希妍笑了,我笑了,参观的客人们也笑了。

    在每学期的家长交流会上,孩子们都会真诚地与家长分享他们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在这学期的家长交流会上,二 (1) 班的李伟琪同学分享说:“我只差2分就及格了,你们说我是不是进步很大。”五(2) 班的岑志美分享说:“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了,老师和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我特别喜欢现在的学校,我现在学习有了点点进步,但我更自信了,我会写诗了,我还写了一首 《美丽胡校长》,下面我分享给大家……”家长交流会上还有罗天扬、陈富红、罗龙倩、周廷钰、喻天随等等孩子的分享,每一次的分享都是孩子自然的流露,他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他们内心的声音,他们的分享那么真、那么近、那么动听! 我想这是家长和我们最想听到的声音。教育没有一蹴而就,需要细心呵护,需要孩子们慢慢打开自己、发现自己、成长自己,峰林田小允许孩子的慢成长,允许教师的不完美,我们一起用心默默守护,静待花开!

    李镇西老师在 《校长手记——好教育莫过于感染》 一书中说过:“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陪伴生命成长。在陪伴成长中唤醒孩子心灵中的良善、智慧、美好,教师在每天的感悟中成长、修炼,从而把教育当作真正可以托付终生的事业。这就是教育的全部”。峰林田小里,我们正在努力践行!

    峰林田小里的我们得到了生命的滋养,品到了幸福的味道。

    作者单位:兴义市田字格万峰林民族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