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强身健体 塑习润心

铜仁多层次多形式劳动教育实践,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小小厨师。

学生切菜。

高中组工业生产劳动现场。

培训班现场。

小学低年级组学烹饪。

    本报记者 何雨家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已然成为一股向上的力量。近日,记者从铜仁市教育局获悉,印江、思南、江口等地紧扣“以劳健心智,以劳塑习惯”主题,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注入强劲动能,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理念。

    印江:

    劳动与成长并行

    4月25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迎来了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大赛,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分设四大赛点,竞赛覆盖小学低、中、高年级到中职阶段,共设19个项目,涵盖清洁整理、饮食烹饪、编织设计、家乡导览、数码维修、公益服务等多个维度。比赛现场,同学们手法娴熟地制作水果拼盘、设计创意服饰、编织手工艺品,展示出新时代学生的勤劳精神与创造活力。

    不仅如此,印江还在4月23日举办了2025年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以“校本化建设与实践研究”为核心,集学术报告、教学案例展示为一体,助力全县近200名教师精准把握劳动教育教学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实施基础。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劳动教育不仅是课程,更是滋养孩子品格与能力的土壤,要让热爱劳动的种子深植心中。

    思南:

    构建多维育人格局

    与印江同期,思南县举办了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县44支学校代表队、206名学生、14支家庭代表队参加,比赛设六大赛道、19个项目,从低年级的“粮食分拣”到高年级的“强军筑梦”,从家庭协作的蔬果拼盘到跨学科融合的服装设计,每一项都聚焦“德技并进、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思南将劳动教育与美育、德育等多学科深度融合。选手们通过工程设计理念分组讨论、方案绘制和实物制作,不仅锤炼了劳动技能,更提升了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作品如万花筒般绚丽多彩,诠释出“劳动之美”的深刻内涵。最终,张家寨小学、田秋小学、思南县第一小学等学校分获各年级组一等奖,充分展现出当地劳动教育的扎实基础与丰硕成果。

    近年来,思南县不断深化“五育融合”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落地生根,让“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在校园里生动鲜活。

    江口:

    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效

    在江口县,劳动教育的浪潮同样风起云涌。4月11日,江口县第三小学举行“以劳健心智 以劳塑习惯”劳动教育实践技能大赛,学生们通过粮食分拣、包饺子、制作家乡美食等实践项目,在动手中学会责任,在合作中培养素养。赛后评选,不仅表彰了技能水平,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江口县第四小学于4月9日举办了首届劳动技能大赛,85名学生从“整理书桌”到“制作工艺品”,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体验劳动的过程与意义。该校校长雷斌表示: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

    4月16日开幕的江口县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上,来自27所中小学的300余名师生齐聚赛场,展开电器维修、美食烹饪、手工缝纫等多样化比拼。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这既是一次成果的集中检阅,也是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的关键节点。

    铜仁:

    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格局

    作为对全市劳动教育成果的检阅,4月24日,铜仁市教育局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市级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说课”项目。全市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安全规范、创新特色等进行全面展示。教师们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课件和深入的思考,诠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涵与教学策略。

    本次活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全市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铜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推动劳动教育全覆盖、高质量发展。

    这不仅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更是育人方式的系统重塑。在劳动中健全人格、塑造习惯、涵养精神,铜仁市用一场场劳动的洗礼,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也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有力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