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杨守禄:
从山村孩子到科技精英
![]() |
杨守禄(左二)进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检测培训。 |
本报记者 王奇
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颁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其中,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杨守禄被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杨守禄是一名“85后”,从2014年进入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就开始致力于木竹材功能性改良和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对保障木材安全、生态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获得这样的肯定我感到十分荣幸,这不仅是对我前期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更为我注入了持续奋斗的强大动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守禄谈到获得这个荣誉的感受。
回顾过去,杨守禄从贵州一个小山村里的普通孩子,成长为一名享誉行业内外的科技精英,他的故事充满了坚持与努力,将激励更多青少年勇敢追梦。
大山深处的梦想与远方
1987年,杨守禄出生在贵阳市修文县大石乡新光村,家里兄弟姐妹4个,杨守禄是老二。他的父母都是农民,虽然识字不多,但对读书人始终有一分敬畏,千方百计供孩子们上学。
他家离大石小学有五六公里的路程,杨守禄天不亮就得出发,他需要翻越几个山头,山路在悬崖边上,一些地方仅有双脚宽,下午放学了再回家吃饭。像很多农村孩子一样,放牛、割草、喂马、插秧,这些农活,杨守禄都做过。
“我小时候其实成绩不太好,上课得过且过,下了课疯跑疯玩,是到小学五年级了才开始好好学习,成绩有了一些进步。”杨守禄回忆说。
生活艰苦,一颗种子悄悄在杨守禄心底种下:“我想走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升入初中,杨守禄认识了学习优秀的班长。他发现,班长的笔记总是条理清晰,在学校就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剩下的时间自己支配。
他开始留心观察并模仿这些习惯,慢慢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渐渐地,杨守禄发现自己的成绩也在稳步提升。初二下学期,他跃居班级第一名。他感激班长的榜样作用,也意识到优秀是会互相影响的。
2004年,杨守禄考上了修文中学。这是他第一次到修文县城,在此以前,从来没出过远门。
他挤上一天只有一趟的大巴车,经过2个多小时,到达修文县城。一下车,他便不禁感叹:“这县城就是不一样啊,房子可真高、真多!”
从小到大遇到良师益友
彼时,那个17岁的少年压根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成为林业科技领域的佼佼者。
杨守禄告诉记者,高中生活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高考,而是填报志愿。“那时很懵懂的,也没有人指导填报,当时我翻到了西南林业学院,看了看往年的录取分数就报了,能不能被录取,一半凭实力,一半凭运气。”回想自己的选择,杨守禄笑了起来。
这个选择,改变了他的人生。
他开始涉足木材科学与工程领域,在大学期间进行了系统学习。木材、竹子、农业秸秆等来自大自然馈赠的木质材料,与钢铁、水泥、塑料一起,构成了现代材料体系的“四梁八柱”。长在贵州大山的杨守禄,从小就对这些木质材料不陌生。
2011年从西南林业学院本科毕业后,杨守禄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并师从林业工程专家吴义强(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渐渐地,他对木材科学与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科学研究是探索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热情,保持高度专注,才能有所收获。在学校的绝大多数时间,杨守禄都是泡在实验室里。
“研究生三年的求学经历,对我后来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杨守禄说自己很幸运,从小到大都遇到了良师益友。
迈过科研起步期那道坎
2014年,杨守禄进入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开始研究木竹材功能性改良。这在当时是比较冷门的课题,院里甚至都没有相关的实验室和设备。
有同事劝杨守禄改变研究方向,他没有退缩。贵州连绵大山里长满了松杉,只要科学利用就能够变成金山银山,他坚信自己的研究是极具价值的。
杨守禄通过申报项目购置了设备,在漏风漏雨的简易棚中做实验。“外面下大雨,实验室里面下小雨,雨大时得用铲子不停往外铲水。到了夏天,旁边的竹林还时不时会窜出蛇来。”杨守禄笑着向记者回忆。
步履维艰的日子里,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他总是劝自己,熬一熬、再熬一熬。
正是这三年的坚持,杨守禄收集了大量数据,为今后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不断加强与贵州省林产加工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绿色成果转化应用。贵州的许多木材生产企业都知道,林科院有个研究木材的“怪”小伙。
针对木质人造板产品功能单一、易吸水变形、甲醛释放等技术难题,杨守禄带领团队系统开展了功能化环保型人造板低碳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解决了人造板使用过程中甲醛释放,以及易燃烧、并且燃烧中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等问题。
2017年,杨守禄考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习期间,贵州的木材生产企业追着他来到了长沙,请他帮助研发一款新型环保木质建材。那段时间杨守禄压力倍增,他白天上课,晚上就泡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妻子怀孕了也没有办法回去照顾。
持之以恒才能芳香四溢
2018年初,杨守禄的研究取得了第一次突破。他创新了新型环保木质建材产业化制造关键技术,建立了松杉胶合梁柱工厂化制造技术体系,研发的松杉定向刨花板填补了贵州省在这一建材领域的空白。
贵州生产的松杉定向刨花板不仅强度高还轻便,很快便打入了广东市场,取得了商家的一致好评。
广东的白蚁较多,企业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需要能防虫的木材。杨守禄又马不停蹄开展研究,让木材抗虫蚁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针对贵州山区传统木结构房屋不防火、建筑周期长等突出问题,杨守禄深入黔东南州的村落采集上千样本。2019年,他成功研发了木结构民居用材防腐改良与木结构民居用材阻燃技术,这一技术成果使山区传统木质民居抵御日晒雨淋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多年的坚持,让杨守禄成为贵州木竹材功能性改良和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方面的领军人物。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等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发表重要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等奖励及荣誉10余项。
采访中,他多次提到自己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而是凭借着坚持与努力才走到今天。
“学习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干上了哪一行就要爱上哪一行,在自己的领域中专注前行,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杨守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