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这群学生唱出了新花样
《哪吒2》侗族大歌校园版真好听
![]() |
练习室现场欢笑声不断。 |
![]() |
指导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关于侗族大歌的知识。 |
![]() |
环西小学阳光合唱团练习侗族大歌发声。 |
本报记者 刘小钰 潘国虎
近日,贵阳市环西小学阳光合唱团把侗族大歌列为特色曲目,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在传承民族文化与开展美育教育方面成绩斐然。此举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音乐体验,更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阳光合唱团的小成员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用稚嫩而纯净的嗓音,唱出了侗族大歌的悠扬旋律,也展现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侗族大歌以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自然和声闻名,不久前在电影 《哪吒2》 中也惊艳亮相,走进大众视野。在贵阳市环西小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这份穿越千年的天籁之音在校园里传唱起来。
据了解,2023年环西小学创新地将侗族大歌融入该校的阳光合唱团教学。据指导老师陈焱介绍,教学从基础发声练习开始,到学习侗族特有的肢体语言,再到体会歌曲背后的情感表达。学生们在一次次排练中,不仅初步掌握了演唱技巧,更深深爱上了这门独特的民族艺术。在合唱排练厅里,常能听到指导老师引导孩子们模仿小羊“咩咩”叫找发声感觉,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尝试侗语独特发音,学习侗族肢体语言。
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着诸多新奇有趣的体验。合唱团学生肖柃伊说,用声音表现蝉鸣、流水,穿上侗族服装表演时,感觉自己不仅在唱歌,更是在讲述古老民族的故事。学生王者也的父母分别来自意大利和中国贵阳,他惊喜地发现意大利语的卷舌音和中国民歌的转音能奇妙融合,每次排练都像在开国际音乐会。
据了解,环西小学阳光合唱团将民族文化深度融入美育实践。孩子们不仅在校内唱响侗族大歌,还在众多舞台上大放异彩。他们在与香港姊妹校交流时,用歌声架起友谊桥梁;新加坡教育代表团到访时,他们以动人和声热情相迎,让国际友人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这些荣誉既是对孩子们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学校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合唱教学举措的认可。
在环西小学,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合唱团的音乐涂鸦角成为孩子们即兴创作的天地,正如陈焱老师所说:“音乐不仅是技能,更是团队精神的凝聚。”展望未来,陈焱老师坚定地表示,未来,将继续守护和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让更多孩子在歌声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