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3版:区域 -> “足”上动真功“特”上下苦功

“足”上动真功“特”上下苦功

道真教体系统建立“一条龙”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机制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周朝义 特约通讯员 汪昌德

    初夏时节,遵义市道真自治县第四小学赛场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球员们不畏艰难险阻,奔跑着、拼搏着,用汗水和精力在绿茵场上书写着自己的快乐童年。

    事实上,这样的火热场景,仅仅只是道真发展中小学校园足球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教体系统建立起小、初、高“一条龙”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机制,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完善科学评价,加快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普及,人人踢球、班班有队、校校参与、层层选拔的校园足球氛围日趋浓厚。

    1 上下联动“足”够重视

    2022年初,在教育部公布的5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名单中,遵义市跻身入围。随即,遵义市吹响了“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市”的冲锋号角。

    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正当其时。“全面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工作,把校园足球作为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工程来抓。”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校园足球工作,印发了 《道真自治县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道真分营建设工作方案》 等系列文件,系统部署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人才培养等工作。

    一方面,全县中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其中:每周1节足球课),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课时计划标准开足、开齐足球课程。

    另一方面,将足球训练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全县中小学成立足球社团(兴趣小组)102个,参与社团(兴趣小组)学生3000余人。

    2 强化要素“足”能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发展足球,保障为要。

    在资金投入上,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04万元,对洛龙中学等8所学校运动场进行改造,建设面积32500平方米,建成足球场33块,配齐配足各类足球器材,全力保障学生日常训练和比赛的需求。

    在重视足球课教师配置及学习提升上,现有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188人,其中,足球教师36人。获足球D级、E级教练员证书教师13人、19人。2024年选派中小学校长、教练员、裁判员参加国家及省、市级足球培训75人次。同时,利用集团化办学、工作室活动、教师技能大赛、足球优质课评选等,大力开展足球教师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训练能力。近三年来,足球教师技能大赛获市级奖4人次,足球教学优质课获市级奖5人次。

    在软硬件支撑上,现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所、全市校园足球基地学校3所,“满天星”“青训中心”训练营各1个。依托县内足球特色校、基地校、训练营等,有效衔接小学、初中、高中足球梯队建设,积极搭建道真自治县校园足球人才库,推动足球人才的培养、输送和发展的系统建设。

    “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协作机制日益成熟,为全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提供‘硬支撑’、激发新动能。”道真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分管负责同志谈及特色足球发展时,道出了取得累累硕果的“秘诀”。

    3 赛训结合“足”够丰富

    “颠球接力”“两人一组头顶球传递”“曲线运球接力跑”等游戏化教学模式,在道真中小学足球课教学及训练中广泛运用,吸引了更多学生爱上足球,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和特殊的教育方式。

    道真自治县各地各校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以足球主题绘画、手抄报、书法、诗歌创作等系列丰富多彩的足球艺术文化,为文化节增光添彩,丰富了同学们的足球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全县已连续举办了6届全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2024年至今,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共6个组别、35所学校、53支代表队、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的县级足球联赛;全县中小学举办校级足球比赛828场次,参与学生8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