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2版:综合 -> 贵州高校天团破解夏秋绿茶产业“难题”

携专利深入茶园车间

贵州高校天团破解夏秋绿茶产业“难题”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团队成员在茶山合影。

    本报记者 赵旭婉婷

    春茶飘香时节,贵州瓮安来了一支特别的“科技特派团”。由贵阳学院、贵州大学、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专家领衔的“金花茶”科技创新团队,带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技术,为当地夏秋茶资源开发注入创新活力。这支由教授、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组成的复合型团队,正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制约黔夏秋绿茶产业发展的品质不均、苦涩味重、附加值低等关键难题。

    在春茶采摘前夕的产业调研中,团队成员深入茶园车间,通过“望闻问切”开展技术诊断。他们不仅实地观察茶树长势,更系统采集土壤样本、分析施肥记录,与制茶匠人探讨工艺细节。在贵州味道茶业公司,董事长徐辉向团队袒露困境:“春茶订单应接不暇,但占全年产量60%的夏秋茶因苦涩味重、香气不足常年滞销,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团队基于前期在 《Food Chemistry》 和 《食品工业科技》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成果提出:“金花菌”固态发酵技术解决方案引发关注。研究表明,冠突散囊菌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酶,促使茶多酚等内含物质定向转化。通过固态发酵工艺的精准调控,不仅能有效降解夏秋茶的苦涩成分,还能生成具有花果香气的次生代谢物,实现品质跃升。“这项技术若成功转化,夏秋茶产值有望实现倍增。”徐辉对合作前景充满期待。

    经过多轮深入沟通与协商,基于宋林瑶团队自主研发并已进入受理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微型金花茶的方法》,贵州味道茶业有限公司与宋林瑶团队最终达成合作意向,决定注资200万元支持该团队开展金花绿茶发酵技术的产业化转化,双方正式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

    在技术转化车间,一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对话正在上演。团队创新采用“驻厂工程师+数字化监控”模式,将发酵温湿度、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关键参数纳入智能控制系统,逐步改变传统制茶依赖老师傅经验判断的生产方式。目前,瓮安试点茶企已初步完成设备改造,首条金花菌后发酵绿茶生产线即将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