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贵州与香港两地超90所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共谱教育“山海情”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香港李兆基小学学生在南明区纪念塔小学操作编程机械车。

    本报记者 何雨家 李秀锦 部分内容来源于中新网

    2025年贵港缔结姊妹学校签约仪式3月31日在贵阳市观山湖中学至善校区举行,来自贵港两地的10所中小学成功缔结为姊妹学校。截至目前,贵港两地超90所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为加强贵州与香港教育文化交流,提升贵州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助力贵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贵港两地学校通过姊妹学校的纽带作用,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友好交流关系。

    超90所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在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和贵州省教育厅指导下,2025年贵港缔结姊妹学校签约仪式3月31日在贵阳市观山湖中学至善校区举行,来自贵港两地的10所中小学成功缔结为姊妹学校。至此,贵港两地超90所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据悉,“姊妹校”的成功签约,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两地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地青少年文化互鉴,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动,搭建起两地教育资源共享、理念互通的桥梁。双方纷纷表示,将积极互动,进一步加强师生互访、教育资源共享等,充分交流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携手开启一段跨越山海的教育合作之旅。

    香港贵州文化交流基金主席吴志良表示,自2015年实施贵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以来,两地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2025年新增的姊妹学校将进一步扩大两地的教育文化交流,为两地青年学生成长创造更多机遇。

    签约仪式上,香港天水围循道卫理中学与贵阳市观山湖中学、香港圣伯多禄中学与贵阳市观山湖区美的中学等10所学校分别缔结为5对姊妹学校。

    按照 《贵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教育交流合作意愿书》,姊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可以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增进友谊。双方可利用假期举办文艺交流会、体育友谊赛、联谊活动、辩论会、研讨会等活动。

    两地师生共启“未来之旅”

    4月2日,贵阳市南明区纪念塔小学举办了“塔基联动,智启未来——新纪元科技创想汇”活动,来自香港李兆基小学的师生远道而来,与纪念塔小学的学生们共同参与此次科技盛宴。

    现场,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编队飞行,时而拼出学校的标志,时而模拟鸟群振翅翱翔,精湛的操控技术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在科技活动展示区,各类科技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机械蛇、机械鹅、机械大象等机器人作品生动逼真。两台人工智能交互模型吸引了大批学生驻足围观,只需一句简单的指令,模型便能迅速做出精准回应。

    “我们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是基于Python编程开发的,它能识别并反馈简单指令,比如天气查询、成语接龙等。”一名参与介绍的学生骄傲地向记者说道。

    航天模型展区则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火箭、卫星模型,体现了学生们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此外,3D打印展示区同样备受瞩目。学生们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建筑模型、动漫角色等作品,展现了科技与创意的完美结合。

    在互动体验区,机器狗在场地中灵活奔跑,机甲大师展开激烈竞技,两台机器人在场地中快速移动、精准射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对决。

    在虚拟编程体验区,同学们通过编写程序控制虚拟角色,体验编程的乐趣。在巡线机器人竞赛中,选手们操控着自主设计的机器人,在复杂的赛道上快速前进,展现出高超的操控技巧与团队协作能力。

    “今天来到纪念塔小学,看到这里的同学们都非常有活力,参观了这么多科技相关的东西,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个3D打印机,它可以将设计的模型一层层打印出来,真正把想象变成现实!”来自香港李兆基小学六年级的曾嘉富参观后感触到。

    活动最后,来自香港李兆基小学的学生与纪念塔小学的同学们共同上了一堂特色的“傩戏”课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自己的傩戏面具涂上颜色,感受这一古老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傩戏是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面具是用来为人们祈福的。”香港李兆基小学六年级的许哲霖表示这次交流在探索未来科技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科技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拓展,更关乎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贵阳市南明区纪念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贤诗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也为两地学校之间的文化与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勇敢追逐科技梦想。

    姊妹学校的第三次深度互访

    4月2日,贵阳市实验小学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小学的师生及家长代表。此次交流活动是两校结成姊妹学校以来的第三次深度互访。在文化交融、课程体验、家庭探访等多个环节的互动中,两地学子携手共进,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为两地教育合作书写了新的篇章。

    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李艳与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小学校长陶群眷正式签署姊妹学校合作协议。实验小学校长黄金清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生态育人”理念和特色课程体系,让香港师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小学的教育特色。

    交流活动上,两地学子以才艺相会,共同演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实验小学的学生以舞蹈《鼓韵飞扬》点燃全场,铿锵有力的鼓点配合矫健灵动的身姿,展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情;香港同学郑心悠则以一支优雅独舞诠释了舞蹈的艺术之美;实验小学合唱团演绎侗族大歌,天籁般的和声悠远动人,令观众沉醉其中,京剧社团的表演更是将国粹艺术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最后的合唱环节,全体师生手拉手,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最纯真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也将两地同根同心的情谊推向高潮。

    参观校园时,香港师生被实验小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所吸引。体操馆内活力四射的训练场景、春晖苑中盎然生机的绿色生态、红馆内传承红色文化的展览,都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香港师生还体验了实验小学的特色课程,蜡染课堂上,孩子们用蜡刀蘸蜡,在蓝布上勾勒出独特的花纹,一幅幅富有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韵味的作品逐渐成形,令香港师生连连称奇。在古法造纸课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学习抄纸、晾晒的工艺流程,亲自感受这项千年技艺的魅力。

    香港师生还走进贵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家庭,大家围坐在一起,亲手制作贵州特色小吃,体验家庭版蜡染,孩子们用简易工具创作独特的蓝白图案,互相展示时笑声不断。

    不少香港学生表示,这次家庭探访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贵阳的风土人情,也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浓浓的温暖。两地孩子依依不舍地交换联系方式,约定今后要保持联系,延续这份跨越地域的深厚友谊。

    “未来,希望我们继续携手,让教育之花绽放在山海之间,为祖国培育更多‘真棒’的少年!”李艳表示,通过文化为桥、童心为媒,两校在共学共进中收获了友谊,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下一步将继续携手共进,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文化交流,以实际行动书写更多感人的教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