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2版:综合 -> “行走的课堂”在丹寨茶园开课

体验从一片绿叶到一杯清茶的过程

“行走的课堂”在丹寨茶园开课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同学们在认真听制茶师讲解制茶炒茶需要的工序。

孩子们在制茶师的带领下对茶叶进行揉捻。

    本报讯(记者 廖尚海)3月28日至30日,“登高上春山”云上丹寨音乐会活动在黔东南州丹寨县万达丹寨茶园、丹寨万达小镇等地火热举行,作为“登高上春山”系列活动之一——在丹寨万达马寨茶园凌云茶庄举办的采茶研学活动,备受学生青睐。

    3月29日一早,马寨茶园云雾缭绕,丹寨县各学校的50余名学生就已进入茶园,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采摘起了茶园里的第一批茶叶,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明前茶”。

    “老师说不能用指甲掐,轻轻一掰就可以了。”丹寨一小二年级(5) 班的罗鸿毅同学说,这是他第一次来茶场体验采茶、制茶,通过基地研学的老师他了解到,采摘毛尖茶时不能用剪刀剪,不能用指甲掐,这样会污染茶叶,同时也会影响茶叶的形状。

    相对于罗鸿毅而言,在另外一垄茶采摘的李亚霜则熟练得多。

    李亚霜是丹寨县第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年夏天,她妈妈就带着她到茶场学习过如何采摘过。

    50个孩子一起动手半小时,汇拢起来,也才共采到大约两斤茶叶。

    接下来就是制茶了。基地专门选派了有20多年经验的制茶师,亲自为孩子们展示制茶的全过程。

    制茶前,采来的茶叶会被平整且薄薄地摊放在竹筛上,这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让新鲜的茶叶逐渐散发水分,变为萎蔫状。

    在300摄氏度高温的茶锅里,制茶师傅又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双手轻轻在茶叶和锅底间压、翻、拨……反复游走,高温作用下的茶叶吱吱作响,茶香随即飘逸开来。

    “哇,闻着就像春天的味道一样。”这一操作使得一旁观看的孩子发出阵阵惊叹。

    “这道工序叫‘杀青’。”炒茶师傅一边快速地翻动茶叶,一边给孩子介绍,这个环节就是需要把茶叶中多余的水分炒干,还要利用高温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不让它发酵。

    制茶师傅还告诉记者,杀青极为关键,这是固定茶汤最后成色和香味的首要工序。

    随后,制茶师傅将温度适当调低。并让孩子们伸出一只手掌,掌心里放上茶叶,另一只手则盖在上方并压紧,朝着一个方向揉茶叶,让其改变形状。

    最后再通过烤干、塑型等,一片片茶叶被包装起来。

    “什么时候可以喝呢?”围观的孩子纷纷问起。

    制茶师傅表示,制成的茶叶放置在冰箱里保鲜一周后就可以冲泡,那时茶汤的味道最为浓郁。

    几个小时里,从采摘到炒制,研学基地的老师们仔细讲解,认真示范,让孩子们见证了一片绿芽变成茶叶的完整过程,最后制成的茶叶净重约800克,市场售价可达1900余元。

    “卖的钱有点多嘞……”孩子们听到制茶师傅这么说,又是一片惊奇。

    “1200元一斤,我们丹寨的茶叶富含硒和锌,加之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卖这个价,值!”

    据丹寨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龙永胜介绍,近年来丹寨县围绕云硒茶品牌,以园区示范、科技支撑为思路;以丹寨万达小镇、非遗研学为支点;以马寨茶园为核心。通过加快升级园区5G智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定期举办茶文化活动(如亲子游、非遗研学) 等,逐步构建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助互融的发展格局。作为全国研学基地,丹寨茶园创新推出“产业基地+观光体验+休闲康养”的全新模式,配备了观光步道、观景平台、茶餐厅、研学基地、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今年以来累计吸引超过5000名省内外中小学生参与“行走的课堂”研学项目,吸引游客累计认领茶地7791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