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解放桥小学举办跨学科活动
科技与文化碰撞燃爆校园
![]() |
小朋友们对参展作品充满兴趣。 |
本报讯(记者 何雨家) 近日,贵阳市南明区解放桥教育集团“文脉π踪·智联未来——跨学科联动之旅”学科活动周在解放桥小学拉开帷幕。活动邀请了南明区第四实验小学、贵惠小学、八公里小学、绿苑小学、蟠桃宫小学、花果园第一小学、花果园第二小学、花果园第三小学8所集团校师生,共同见证这场融合语文、数学、科学与信息科技的学科盛宴。
开幕式上,每个年级的节目都充分展现了学科交融的魅力。数学课桌舞 《做特别的我》 活力四射,《时钟王国》 舞蹈带领大家探索时间的奥秘,诗歌朗诵 《唐诗里的中国》让大家沉浸在中华文化的韵味中,《魔方宝贝——勇者无畏》 展示了智慧与勇气的结合,手语舞《中国人中国字》 则传递了对汉字文化的自豪与敬意。
科学社团带来了震撼的水火箭发射与“火焰掌”实验,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文化服装秀让学科知识焕发时尚光彩,无人机表演《云端交响》更将气氛推向高潮,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次学科活动周紧紧围绕“文脉π踪·智联未来”这一主题,融合了多个学科,力求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语文学科板块,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以“课文配音秀”的形式,演绎了 《狐狸与乌鸦》 《白鹭》 《将进酒》 等经典课文片段,生动的配音、创新的演绎,让课文中的人物与情感鲜活起来。现场评委根据语音表现力、团队协作与创意表现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金、银话筒奖”,鼓励学生们勇于表达、敢于创新。
此外,六年级学生精心布置的“地戏微世界”展厅,让传统地戏文化在校园焕发新生。学生化身“小小解说员”,为参观者讲解地戏历史、展示地戏面具与手抄报,并邀请大家模仿地戏角色台词,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汉字魔法屋”“偏旁变变变”“诗词盲盒挑战”等趣味项目同样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甲骨文演变动态展示、部首创造新字编故事、诗词盲盒背诵挑战等环节,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拓宽了知识面,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数学活动成为全场另一大亮点。早在2月25日,学生们就开启了线上练习挑战,从口算到数独,从七巧板到华容道,层层闯关筛选出决赛选手。当天的线下比赛正式拉开帷幕,选手们各展所长,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展现出出色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操场上的“数”我最会动脑体验区,同样人头攒动。“数字谜”“飞碟杯”“警察抓小偷”等益智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感受数学的趣味与奥秘。数学展区更是创意十足,“桥见贵州”桥梁模型、“时分精彩妙不可言”时钟展示、“数学思维导图”“数学元素帽子”等作品,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起的奇妙桥梁。
在科学与信息科技活动区,“航空航天作品制作比赛”成为最吸睛的环节之一。学生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火箭、太空站等航天模型,展示创意与环保理 念 的 结合。作品展览区,学生们自信地向参观者讲解设计理念,充满未来想象力的作品赢得了阵阵喝彩。
“科学小实验”区域更是人气爆棚。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亲手实验,探索浮力、磁铁等科学现象,现场欢笑不断。激光雕刻机展示区与3D打印作品展区同样备受关注,学生们目不转睛地观察机器运作,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机器人体验”区热闹非凡,循迹机器人、机械臂、机器狗等智能设备吸引着一波又一波学生踊跃体验,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人工智能的力量。
“跨学科联动,是打破知识边界的神奇钥匙。”解放桥小学校长耿彧表示,本次跨学科联动之旅,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不同学科的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探索精神,期待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热情,勇于探索,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属于自己的未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