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以赛促教
首届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比赛成功举办
![]() |
一等奖选手代表合影。 |
文/本报记者 罗欢 刘小钰 图/本报记者 邱凌峰 李秀锦 何雨家
3月26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法治教育示范微课比赛在国家检察官学院贵州分院正式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全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系统的37名选手齐聚一堂,聚焦电信诈骗、校园欺凌、人身安全等涉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法治教育示范微课课堂。
经过激烈角逐,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检察院王福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李露、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聂萍、铜仁市公安局碧江分局张瑾、毕节市大方县人民法院涂绿兰、黔东南州凯里市公安局龙彦霖、黔西南州兴义市司法局谢超、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检察院冯圆圆获得一等奖。
首届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法治教育示范微课比赛,是由省教育厅、省委政法委、省委依法治省办、
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七部门在贵阳联合举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贵州省学校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关于强化法治副校长作用发挥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有力有效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为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法治副校长履职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也为推动全民普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大热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但在看电影时,也要警惕骗局。”
“同学们,你们知道仰阿莎女神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女神的脚步来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吧!”
……
活动现场,参赛选手们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妙趣横生。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还是青春激扬的年轻干警,他们精心筹备,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技术和艺术等方面下足了功夫。选手们全程脱稿授课,借助PPT、视频、音乐、道具等多种素材,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他们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法律法规的详细解读,也有结合实际案例的深入剖析,更有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深情寄语。在比赛中,37名选手都展示出扎实的法律功底和出色的教学能力。
首届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法治教育示范微课比赛邀请了新闻传播学、法学方面的专家,以及中小学从事道德法治课的一线教师组成评审组。“在选手的讲课中,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他们在内容的准备上面深入详实,在数据的提取上面精准有力,在授课的对象上全面覆盖,可见‘护苗行动’是真正的落到了实处,法治副校长的这个管理也融入到了学校的管理当中。”现场评审组组长、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钟华说。
在闭幕式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天仪表示,未来贵州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推动法治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园,推进“护苗行动”走深走实。“这次比赛是对法治副校长工作的一个全新尝试和探索,希望各位法治副校长发挥好带头作用,用好用足这次比赛的成果,多宣传这次比赛的成果和做法,让更多的法治副校长参与进来,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下一步,各主办单位将共同把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法治教育示范微课这个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办得更加丰富,为广大法治副校长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展示平台,为全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