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8版:科技 -> 前沿科技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

前沿科技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

北京、安徽等地探索加快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

    前沿科技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 原始创新如何走向产业化? 近日,北京、安徽等地积极探索前沿重大科技项目提升成果转化效能之路,加快大科学装置成果产业化。业内专家认为,大科学装置是基础研究的策源地,在产业上也要“沿途下蛋”,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壮大。

    建设过程中就谋划成果产业化

    近日,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发布一项“肾脏成像组计划”,拟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率先构建全肾脏数字图谱。据悉,这一“数字肾脏”能使肾脏疾病机理更“清晰可见”,为肾脏疾病的精准诊断、新药研发、精准治疗提供全新方向。这一成果是基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取得,该装置于3月21日刚刚通过国家验收。

    国产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则是安徽合肥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下的“蛋”之一。“人造太阳”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科研人员基于“人造太阳”研制中发展的超导磁体、射频、离子源等技术,自主研发出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可精确高效治疗人体肿瘤。目前该系统已完成调试,计划今年启动临床实验。

    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也已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稀土磁性、新型高温超导等领域产出了大量原创科研成果。

    越来越多大科学装置在建设过程中就开始谋划成果产业化。在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期间,其所在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就已汇聚了100多家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企业,总估值超过300亿元,一个未来产业集群显现雏形。北京怀柔科学城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2月26日通过国家验收,由于采取了“边建设、边运行”的模式,此前已提供机时超过20万小时,用户涵盖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出了若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

    大科学装置创新“沿途下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作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具体部署。大科学装置通过“沿途下蛋”的阶段性成果孵化机制,不仅推动了基础研究的突破,还加速了技术向产业的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

    质子治疗是目前公认的精准放射治疗的抗癌利器。“过去,这项技术基本依赖国外,设备从国外进口,治疗费用20万元到30万元。”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有了国产超导质子治疗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设备成本和运维费用有望降低约1/3。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入探索原始创新‘沿途下蛋’,加速大科学装置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助力未来产业发展。”合肥市发改委科学中心处处长李辰介绍,合肥先后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环境等重点领域研究院,集聚一批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检测验证和技术经纪等人才,承接转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研究成果和衍生技术。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与此同时,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许多创新成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并迅速推向全球市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赵卫东表示,我国科技创新呈现出国家投入与重视程度高、创新成果产业化速度快、产学研合作紧密、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等特点,不过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投入持续增加,这些差距会逐步减小。

    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