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传媒人才、塑造活动能手、融入电商直播
贵州工业职院创新打造“融媒育人”体系
![]() |
该校组织举办融媒·2024东盟-路边音乐节、融媒·草地音乐节。 |
![]() |
该校组织举办融媒·2024东盟-路边音乐节。 |
本报记者 王军
近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志坚来到“融媒·书记下午茶”现场,就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话题,接受该院10名“学生记者”采访。面对提问,蔡志坚详细答疑解惑,当场解决实际问题。
“融媒·书记下午茶”,是贵州工职院打造“融媒育人”品牌的一个生动案例。
为切实加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建设,延展深化“十大育人”体系,贵州工业职院充分运用融媒体中心多功能平台,用好学校资源,打造“育人”体系。
培养传媒人才
为了提升学生融媒体采、编、播技能,在新媒体时代学会基本的应用方法,贵州工业职院的第二课堂添加了传媒课程。
学校采取“1+1+1”模式,邀请校内外资深媒体人开设讲座,聘请专业团队进行教学,以“师资队伍专题讲座+老带新”的形式,培养一批又一批喜欢媒体行业的学生,其中的骨干,成为学校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
为培养融媒型技能人才,该校高度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培训内容包括媒体素养、推文制作、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运营推广以及企业宣传、产品推介等。
2023年3月至今,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由建立初期的10名扩展到80余人。
有了“专业”的传媒团队,贵州工业职院的各种官方媒体平台活跃起来了,各平台的内容管理、运营维护全都有章可循、有人办理。
将“融媒”平台和“育人”结合起来,该校创新表达形式,制作出10余篇正能量、抢眼球、喜闻乐见的融媒作品。该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龙明堂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记者”策划制作的微电影 《赌生》 等50余个原创育人短视频在校内引起热烈反响。
塑造活动能手
“我负责研学板块,给来校开展研学的团队和人员作讲解;同时,负责活动的策划执行。”何璇璇是贵州工业职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系党务工作专业的大二学生,是校融媒体中心建立后第一批媒体学生骨干,如今,已成为中心“多面手”。
去年5月24日,由贵州省教育厅指导,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共云岩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周“和世界握手”主题音乐会在贵阳文昌阁圆满举行,音乐会上,就读于贵州省内12所高校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贵阳文昌阁放声高歌、尽情炫舞,异国风韵绚丽夺目。何璇璇就是其中的策划、活动执行者之一。
通过组织举办融媒·2024东盟-路边音乐节、融媒·草地音乐节,策划融媒·研学、融媒·校园行、融媒·电台、融媒·光影等,带领学生全程融入学校开展的各项“融媒+”系列活动,并以网络直播、视频、图文等方式,推出主题鲜明、富有内涵、生动活泼的优质网络文化作品。在开展好活动的同时,撰写相关文稿、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在省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30余篇。
“刚加入融媒体中心时,只会做活动方案策划,在老师、同学的带领下,参与到学校组织举办的活动里,锻造了我策划、写稿、执行、解说等综合能力。”学生邓盛月说。
通过承办活动,赋予学生整体策划和具体执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素养和跨领域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融媒育人”在培育学生的活动策划组织方面,已经看见明显成效。
融入电商直播
对于在校生,除了专业实践,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融媒育人”的“目光”,瞄上了电商直播。
2024年8月底以来,融媒体中心开展“融媒·生产实训”,开展直播带货培训共计28场次,16名学生耳濡目染之下,开始了实战。
中心开展大型直播专场2场,带货产品为猕猴桃和新华文轩书籍,其中猕猴桃成交单量189单,总金额1万+;新华文轩书籍成交单量3000+,总金额9000+。
在电商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家还没忘记“老本行”,拍摄短视频7个,其中。“直播改变生活”系列短视频参与第三届贵州省直播电商大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通过近半个学期的探索,贵州工业职院“融媒育人”在培养媒体和媒体+活动、媒体+电商人才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初显成效。
校党委书记蔡志坚表示,技能“多面手”,必然是市场“抢手货”。下一步,该校将搭建校媒合作机制,与新闻媒体一道,共同探索“高校+媒体”合作新模式,让“融媒育人”从学校平台“升级”上更高平台,从媒体内容建设、融合传播、项目推广、项目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协同合作,让“融媒育人”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共同缔造美好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