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国际数学日”全省多所学校举办数学节

数学π对 寓教于乐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魔方比赛。

学生们头戴自己设计的“π 元素魔法帽”。

第三届数学节现场。

    本报记者 潘国虎 何雨家

    3月14日,正值“国际数学日”,全省多所学校举办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数学节活动,学生们通过参与游戏、文艺表演和数学竞赛等方式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

    向阳实验小学:

    将数学知识与地方文化巧妙融合

    贵阳市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举办了以“智造赋能,数启繁花”为主题的第六届数学文化节。现场,孩子们穿着印有数字、几何图案的服装,兴奋地在数学节专属打卡点拍照留念。三年级学生带来的快板 《数学真奇妙》,用朗朗上口的韵律讲述了生活中的数学趣事,四年级的舞台剧 《阿基米德的故事》 生动再现了古代数学家的智慧探索,五年级学生表演的《数字魔法秀》,通过巧妙的数学小魔术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文艺表演过后,各年级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开始了紧张激烈的数学竞赛。个人赛项目中,学生们在华容道、数独、魔方挑战中斗智斗勇,展现了灵活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团体赛同样精彩纷呈,知识抢答环节,各班学生配合默契、抢答迅速,一道道关于几何、数字规律、数学历史的题目让现场气氛紧张又热烈。“24点速算赛”更是将现场推向高潮,学生们飞快地计算,争分夺秒,展现了惊人的心算实力。

    随后,在“数学闯关游戏”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小队,在校园内进行“探秘贵阳地名”的数学闯关挑战。结合贵阳独特的地名文化“九门四阁十四关十八坡”,学校精心设计了多个闯关任务。学生们在“老东门”“文昌阁”等地名打卡点,解开隐藏的数学题,才能获得下一关的线索。

    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

    一场创意数学的盛宴

    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举办了以“数学π对 智趣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数学文化节。

    清晨,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的校园变成了一场创意数学的盛宴。学生们头戴自己设计的“π元素魔法帽”,满怀激情地步入校园。二年级学生的帽檐上,圆周率数字3.1415926被巧妙地设计成七彩琴键,既美观又富有创意;四年级学生则将莫比乌斯环与勾股定理巧妙结合,打造出会转动的立体帽饰,令人眼前一亮。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学校“数学可视化”教学的丰硕成果。

    随着大课间铃声的响起,教学楼瞬间变身为立体思维训练场。一楼设置了4阶华容道打卡点,低年级学生们正用稚嫩的手指推动数字方块,享受着解谜的乐趣;而四楼则上演着5阶华容道的速度与策略巅峰对决,学生们手持计时器,既紧张又兴奋。五年级的学生们手持计时器,还承担起魔方竞技区的裁判工作,他们表示:“当裁判比解题更难,需要兼顾公平性和处理突发状况。”

    课后服务时间,思维的火花继续跳跃。一年级教室里,立体积木搭建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小朋友们用12块标准模块构建出“未来数学馆”的模型,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年级走廊则变成了“24点”擂台,面对“5、7、8、9”的组合,同学们迅速喊出解法,展示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四年级数独区里,“数独大师”们正在耐心指导新学员,传授数独的解题技巧。

    据介绍,本届文化节特别强调了“三自原则”:项目自主设计、关卡自主管理、成果自主评价。这场融合了历史传承与未来创新的数学盛会,通过丰富有趣的沉浸式多元化数学游戏,让全体师生深刻感受到了“活起来的数学”的魅力。

    凤冈三小:

    爱上数学,享受数学

    凤冈县第三小学举办了第三届数学节,主题为“数学‘π’对数你‘慧’玩”,活动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数学文化展”,展出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创意手工、精美的手抄报以及独特的徽标设计,体现了孩子们对数学知识及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思维。

    第二板块是“数学专题竞赛”,竞赛内容包括100题速算、讲数学故事、说题比赛等多个项目,孩子们积极参与,展现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出色的数学思维能力,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

    第三板块是备受期待的“数学游园”活动,各年级数学教师准备了多种游园项目,如七巧板变变变、玩转魔方挑战赛、数字宝藏、迷宫大作战、数字抱团、24点等,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乾坤圈为什么是圆的?当用数学打开《哪吒》……

    最近,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形象风风火火走向了世界,那么哪吒的“装备”——乾坤圈、风火轮为什么是圆的?3月14日国际数学日,全球“π Day”,让我们一起揭秘乾坤圈、风火轮——圆的魅力。

    为什么哪吒的硬核“装备”——乾坤圈、风火轮都是圆形?圆形具有高效运动性能,哪吒在空中脚踏风火轮风驰电掣时,其均匀的质量分布与对称性可维持旋转方向的高度稳定;高速转动的圆环具有巨大的转动惯量,将轮中积攒的能量化作炽焰奔涌之势,焚空裂云!

    乾坤圈的圆形设计,方便哪吒在战斗中快速投掷与操纵,在扔出去的瞬间,圆形可以快速旋转、飞行与攻击敌人或者防御。

    神话喜欢圆,而数学家对圆则是充满了求索欲。圆在数学中是π的完美体现!而π的存在让“圆”成为宇宙中最和谐的几何形态。

    正如乾坤圈的“天铁”之环,π的无限不循环特性仿佛在诉说:圆即永恒,数学即真理。哪吒脚踏风火轮日行万里,而人类对π的计算也经历了从“龟速”到“光速”的飞跃。让我们走进这场横跨五千年的数字远征,开启圆周率求解的“征程”。

    圆周率的神秘面纱揭开于何时?早在魏晋时期,刘徽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6。两百多年后,祖冲之“缀术”算尽晨昏,将圆周率精确到355/113=3.1415929,领先欧洲数学家千年。

    古希腊阿基米德用几何法耗时多年仅算到π的两位小数,而现代计算机可轻易地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这种速度的提升,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智慧的“逆天改命”,π的计算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打破认知边界的史诗。直到今日,人类对圆周率的探索从未停歇。

    古往今来,圆周率有很多计算方法,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有趣又神奇的方法。1777年,法国博物学家蒲丰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蒲丰投针。

    他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在一张大白纸上画了很多等距的平行线,同时准备了许多质量均匀且长度恰好是平行线间距一半的小针,让朋友们随意把针投到白纸上,他在一旁记录每一根针是否与平行线相交。

    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一共投针2212根,其中有704根与平行线相交。蒲丰通过计算两数之商2212÷704≈3.142,并宣布这就是圆周率π的近似值。

    要理解蒲丰投针实验的原理,关键在于理解影响投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是位置和角度两个维度。而π出现的原因,就在于圆就出现在角度的所有可能性之中。

    浪漫的π日,一场与春天的约会,我们用数学打开《哪吒》,讲述跨越千年的数学之美,感受数学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