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致敬教育“她力量”

——聚焦贵州教育界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文明岗系列报道(三)

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共青团贵州师范学院委员会团队合照。

学校举行“三八”妇女节文艺活动。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5名成员。

    她们,是三尺讲台上的耕耘者,用知识浇灌希望;她们,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用爱心点亮未来。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的2024年度表彰名单中,贵州省教育系统共有4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3个单位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个单位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让我们聚焦这些教育界的巾帼力量,聆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的情怀,致敬她们的奉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共青团贵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彰显“青春五色”  凝聚青年力量

    本报记者 杨凯

    近日,贵州师范学院校园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是由共青团贵州师范学院委员会携手贵阳市妇女联合会等多家单位承办的2025年“春风送岗位 妇联在行动”巾帼企业招聘会。当天就吸引了近千名学生进场应聘,现场近百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既为学生搭平台、找路子、供信息、解难题,也帮助了女性企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这只是这支共青团队伍每年面向学生举行的众多活动之一。

    在全国妇联近日发布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表彰名单中,共青团贵州师范学院委员会赫然在列,这是该校今年喜提的首个国家级表彰,不仅是对这支年轻队伍在教育方面所做出杰出贡献的肯定,也是对贵州师范学院整体实力的高度认可。

    共青团贵州师范学院委员会女职工占比80%,是一支精锐的“娘子军”。在荣获“2020年度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后持续奋进。该集体立足共青团工作实际,聚焦政治引领,以“五维印山”育人工程建设为抓手,聚力上好青春育人“大思政课”,着力彰显“青春五色”,有力凝聚了青年力量,有效彰显了青春担当。该集体中的女性累计荣获厅级及以上集体荣誉46项,女职工获厅级及以上表彰29项;2024年,在校团委的统筹组织下,该校共青团战线获省级及以上集体荣誉20项、个人获省级及以上荣誉39项、项目获省级以上荣誉299项。该集体的女职工以坚毅、智慧与热忱,全方位推动共青团事业,为党的青年工作和贵州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她力量”,她们的身影也成了贵师院教职工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砥砺奋进的生动注脚。

    不仅于此,女团干们热忱奉献,倾心而为,积极为学生传递温暖爱心。对低收入家庭毕业年级学生进行结对就业帮扶,同时抓好共青团专项资助育人工作,为青年照亮前行道路,这已成为这支队伍每年的重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学校连接年轻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桥梁,“联动”成了共青团贵州师范学院委员会强特色的关键词,女团干们大胆创新,构建了“共青团+”思政育人矩阵。联动校工会开展合唱比赛和女性健康知识讲座;联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开展“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联动招就处联办大学生就业创业事迹展和校级“职规赛”,助力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联动教务处和文学与传媒学院举办“2025年中国诗词大会贵州师范学院选拔赛”……正是“娘子军”力量,在全校形成了联动育人的共青团“联思政”工作特色。

    “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是一代又一代共青人积淀的努力,更是全校上下为师院荣誉努力托举的结果。所以荣誉属于贵师院,而我们只是众多奋进贵师院人的一个缩影。”贵州师范学院团委书记周煜表示,学校共青团会一直秉承着这种奋楫笃行,有为善为的姿态,持续在自己的责任田上写下实实在在的奋进华章。

    女职工维权行动月健步走、女性健康知识系列讲座、巾帼劳模进校园之“她力量”女性沙龙活动、弘扬好家教家风活动……在贵州师范学院,每年都会有丰富多样的女性专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职工的生活幸福感,而学校工会委员会为进一步激励学校广大女教职工守正创新、奋楫笃行,坚持聚焦选树职工典型,做好推选工作,更是增强了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

    “此次表彰是对我校全体职工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肯定,未来,我们要继续让全校各战线的优秀职工代表能够形成‘奋进声浪’,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有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让‘她力量’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不可或缺的巾帼力量,为贵州师范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厚实基础。”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晓青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六盘水市实验小学

    扎根教育一线 创新育人模式

    本报记者 侯帮虎

    日前,六盘水市实验小学荣获“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一荣誉是对该校女性教职工团队扎根教育一线、创新育人模式的充分肯定。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女性教师为主力,六盘水实验小学近年来在传承文化、立德树人、教学改革等方面成绩斐然。

    六盘水市实验小学女教职工96人,占比高达72.1%,她们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53名党员中,也有36名是女性。

    以党建引领业务,学校近年来坚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重点围绕“五个一”建设(即抓核心,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抓关键,培养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抓示范,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抓保障,完善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创佳绩,争取一个好的工作成绩),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绩。近年来,10余次被授予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追赶跨越三年攻坚行动要求,以“提质增效”为抓手,开展了“三联系,三示范”活动,即每名党员教师联系一个班级,创建党员示范班;联系一名教师,帮扶青年教师成长;联系一名学生,关心帮扶困难学生。同时开展党员示范室、示范岗、示范课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党建引领,学校培养了一批名优教师团队,现有省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5个,市直教育系统党员名师工作室4个,多名教师在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这些名优团队和优秀教师资源,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六盘水市小学A组教研联盟学校暨“名校扶百校”工作的牵头学校,六盘水市实验小学还以“党建1+1名校扶百校对口帮扶活动”和“六盘水市共享教研联盟学校活动”为抓手,实施教育精准帮扶。学校到盘州市第六小学、水城区比德小学、水城区勺米小学、六枝第六中学小学部开展“送教送培”活动30余次,为乡村未成年人提供更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数千人,目前和乡村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仍在持续进行。

    学校“红色她力量”助力学校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六盘水市乡村振兴、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出贡献。学校在2018年、2019年连续获市教育局优秀教研联盟学校称号,2021年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为助力乡村教师成长,六盘水市实验小学以“党员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两室”为抓手,到水城区的比德、蟠龙、营盘,盘州市的丹霞、英武等地开展了“送教送培”“党建帮扶”“团队共建”等教育教学系列帮扶活动。

    “两室”累计以“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开展活动38期次,开展了“决战课堂”专题讲座培训和示范课教学60余场次,累计受益人数4000余人;在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培训培养学员400余名,为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校长搭建了专业化和职业化成长平台。

    自2023年以来,学校70余名女教师以教育公益担当为己任,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等专业优势,主动加入六盘水市妇联“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伍,结对帮扶困境儿童,实现“教育专业力”与“社会服务力”的双向赋能。

    2024年,学校为儿童开展各类安全、身心健康等教育宣传活动26次,讲座内容主要有近视防控、儿童肥胖、儿童口腔、营养、骨骼健康等内容。开展德育实践活动11次、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4次。为学困生提供全方位帮扶,开展入户家访,爱心包保。全年资助困难学生56人次。

    学校每年按计划开展多次妇联活动,关心关爱学校女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也积极组织妇女教师参加集体文体活动和比赛并多次获奖,鼓励妇女教师快乐工作、热爱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巾帼文明岗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深耕“教育+”模式  让统战知识“活起来”

    本报记者 任伟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贵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名列其中。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现有5名职工,其中女职工3人,且全部都是党员,这是一支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干劲十足的生力军。自2020年荣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以来,她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守岗位,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每项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巾帼文明篇章。

    近年来,该团队聚焦研究平台建设、研究对外合作和品牌提升建设,获批了多个省级理论研究基地和实践创新基地,并与省侨联共建侨胞之家,为统战理论发展筑牢根基。还与省委统战部联合调研,研究成果2次获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1次获评中共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调研课题三等奖。近3年来,该团队完成统战理论研究方面课题70余项,结合实际开展20余项实践项目。

    不仅如此,该团队积极与多部门合作开展各类项目,从助力青少年成长到推动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旅融合研究到黄埔遗迹调研,每一项合作都落地有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师范院校的统战部门,该团队紧紧依托师范院校优势,深耕“教育+”模式,完成了十余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进校园的绘本制作和配套课程,开发了《红军桥上忆红军 都柳江畔颂党恩》等微课视频、绘本、教案,拍摄的微课视频还获得贵州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展示活动三等奖(全省教育系统唯一获奖作品)和全省教育系统统一战线创新视频作品大赛一等奖。

    为了让统战知识“活起来”“潮起来”,该团队通过打造“云端课堂”,以音视频、微课、故事等形式推出统战文化产品,累计制作音频32个、微视频15部、微课22堂。同时,结合时事开设 《统战知识进校园》《同战“疫”同心行》《纪念五一口号》 等栏目,邀请学校统战成员、思政课教师、统战干部讲述统战历史,全方位展示学校统战成员学习中共党史的心得体会。

    部门团队连续三年被抽调担任“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总导演,负责交流周主题宣传视频拍摄制作、欢迎晚宴及开幕式等环节工作。特别是2024年,参与交流周欢迎晚宴节目组织、开幕式策划导演和“教育+人文”系列主题展、中国-东盟千校携手专题展等展示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出色的表现既展示了贵州师范大学的风采,又助力交流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和良好成效。

    在该团队的努力下,学校统战工作佳绩频传:

    校侨联荣获2023年度“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一所高等院校获奖单位;王仁海、汤小朋两位党外人士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的“年度科学影响力榜”;九三社员王雅克荣获“田家炳杯”首届师范院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展示活动一等奖;校欧美同学会(校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支启军获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副会长毕津顺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党外人士蓝家程教授、周江教授、杨忠杰博士等在国际TOP期刊上发表论文……

    “这些熠熠生辉的成绩单,凝结着学校党委统战部女职工们日复一日的精准服务与全力支持。”姚作舟说,接下来,团队将继续在总结以往工作实践经验过程中,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不断在其特色和亮点上下功夫,出新招、展新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