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长顺罗湖小学
春风化雨润童心 巾帼园丁绽芳华
![]() |
长顺罗湖小学课堂。 |
本报记者 郝梦
走进黔南州长顺县罗湖希望小学,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教室里、操场上、办公室,一群充满朝气的女教师正忙碌着。她们或站在讲台上点燃智慧之光,或在教研组里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或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正是这支坚韧而充满活力的队伍,让这所学校焕发出蓬勃生机,也让她们荣获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殊荣。
“女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女教师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长顺县罗湖希望小学校长成刚的话语,生动诠释了这支队伍的重要性。
副校长韦小艳从教导主任到支委委员,再到州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她不断突破,去年荣获“黔南州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分管德育和安全的王赛副校长身兼多职,既是学校副校长,又是县妇联兼职副主席、县少先队总辅导员。她构建的“8+6”德育体系,得到州、县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被评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黔南州先进工作者”“黔南州巾帼建功标兵”。
罗湖希望小学49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中,女性党员教师占据26席。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责任。”教师罗文丽谈起自己的工作,语气坚定。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她便把课堂当作事业的舞台,潜心钻研教学方法,精益求精。多年来,她坚持反复打磨课堂,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努力让每一堂课都发挥最大价值。她的付出也收获了回报——去年,她所带的毕业班在全县教学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她本人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学能手”。“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真正带动学生成长。”她说道。
操场上、教室里,另一群女教师正带领孩子们沉浸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在罗湖希望小学,女教师不仅撑起了课堂教学的“半边天”,在第二课堂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现有46个社团,涵盖阅读、儿童剧、合唱、管乐、绘画、手工、足球、跳绳等多个领域,而其中85%以上的辅导员是女教师。
除了在校园内辛勤耕耘,这群女教师还用大爱书写着感人的教育故事。
学校许多女教师自发加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用行动诠释教育的温度。她们定期家访,给孩子们送去衣物、食品和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常年开展心理辅导,关注留守未成年人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努力用陪伴填补他们内心的缺失。
“我们不仅是老师,更像是孩子们的家人。”副校长王赛语气温和。多年来,她见过太多孩子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而缺乏安全感,因此,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教师们选择成为这些孩子的依靠。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守护的坚持。这群女教师用爱心点亮希望,让教育的温度延伸到课堂之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凝聚一群优秀的人,打造一个优秀的集体。”这句话,在长顺罗湖希望小学的女教师群体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她们用智慧点亮课堂,以责任守护成长,以爱心温暖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