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育“她力量”
——聚焦贵州教育界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文明岗系列报道(一)
![]() |
刘维平(左)和学生们交流。 |
![]() |
张梅和学生。 |
![]() |
谢春平(二排右五)和足球队队员。 |
她们,是三尺讲台上的耕耘者,用知识浇灌希望;她们,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用爱心点亮未来。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的2024年度表彰名单中,贵州省教育系统共有4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3个单位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个单位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让我们聚焦这些教育界的巾帼力量,聆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的情怀,致敬她们的奉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三八红旗手 遵义市新雨学校校长刘维平:
以“爱”为笔,绘就特殊教育的光明画卷
本报记者 刘小钰 特约通讯员 王予涵
初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遵义市新雨学校的教室里。讲台上,刘维平专注地示范着剪纸的动作,手中的剪刀在彩纸间灵活游走。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便跃然纸上。台下的学生们,眼中满是好奇与专注,时不时发出惊叹声,随后也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温和亲切,耐心指导学生剪纸的刘维平,正是带领新雨学校走过无数风雨,获得诸多荣誉的关键人物。
刘维平,现任遵义市新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自2012年从政法系统踏入教育领域以来,她便开启了一段不凡的教育征程。面对筹建新雨学校这一全新且艰巨的任务,她没有丝毫退缩。当时的筹建工作千头万绪,刘维平加强基建知识学习,虚心向专业人士请教,四处奔走协调各方。短短4个月,她便完成了改建工程,让新雨学校得以顺利开学。然而,开学后学校资金严重匮乏,水电、蔬菜供应随时有可能中断。刘维平一边与供应方苦口婆心地沟通协调,一边积极与政府对接,寻求资金支持。那些日子里,压力如山,她无数次在深夜落泪,但始终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从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到新雨学校校长,刘维平舍弃了名利,放下了优渥的办公条件和经济待遇。家人多次劝阻,但她毅然决然地选择新雨学校。“当我看到那些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背后的可怜与辛酸,就只想帮他们重新做人。”这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她的初心。
来到新雨学校后,她深入一线,进教室、查寝室,与老师一同办公。她平等关爱每一名学生,常常自掏腰包为学生购买衣物,对思想有波动的学生耐心谈心。节假日值班,她总是主动请缨,让其他同事回家陪伴家人。连续三年除夕和春节,她都坚守在岗位上。在学生眼中,她是亲切的“刘妈妈”;在员工心中,她是温暖的“刘妈”。
在教育教学方面,刘维平深知新雨学校作为专门学校,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她便带领团队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方法。在团队的努力下,新雨学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矫治措施,如层层承包制、随笔谈心制、自省交流制等等。这些措施涵盖了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思想引导到学业提升,从心理辅导到职业规划,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2022年1月,刘维平光荣退休,但她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还被区委组织部任命为红花岗区关工委副主任,负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她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她还被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红花岗区人民法院聘请为未成年人家庭纠纷调解员、家庭指导师,并多次参与家庭纠纷的协调化解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家长的充分信任。
2023年9月,遵义红花岗区委区政府返聘她回校担任校长。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24年9月顺利完成老校区搬迁,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并启动招收女学生工作。同年5月,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工作现场观摩会在新雨学校召开,学校的工作成绩和方法得到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新雨模式”在全省推广。刘维平还代表贵州省专门学校参加教育部研讨会,为贵州专门教育发声。在刘维平的引领下,新雨学校斩获累累硕果。
据统计,12年来,新雨学校共计接收学生1220人,矫治成功率达96.3%。新雨学校先后获得团中央等部委颁发的“青少年维权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先进集体”、贵州省“育新工程”示范单位、贵州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等38项荣誉。每一项荣誉都承载着新雨学校的不懈努力与卓越成就。如今,新雨学校已凭借斐然成绩,当之无愧地成为贵州省专门教育领域的领头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三八红旗手 毕节市实验学校德育副校长张梅:
赤诚恋教育 丹心献热土
本报记者 王军
毕节市实验学校德育副校长张梅躬耕教育30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工作第一线,潜心育桃李,竭诚献青春。
2024年教师节,张梅收到的贺卡中,依然有一张来自“周小胖”。“虽然从实验学校毕业已经十多年了,但始终难忘您真心无悔的付出。您不是我遇到的最后一个老师,却是有生以来我所遇见的第一个如此全心投入、不计任何回报的老师。您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使我深深为之钦佩与尊敬,您的热忱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我从您的身上知道了什么叫人民教师。我永远无法忘记您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您用爱改变了我,我也想把这份爱分享给更多的人。”
“周小胖”现在不胖了,他在毕节市赫章县的一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尽管工作很累,但他每年都会和张梅老师见上几面,聊聊天,说说话。
在张梅的执教生涯中,“小胖”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张梅培养的学生中,现有驻村干部36名,其他在基层服务工作的教师、医生、基层公务员达300余名。
张梅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每年都要以结对子、上示范课、做讲座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从教学设计、课例设计等教育教学环节,张梅校长都积极地参与帮助。在她的帮助和鼓舞下,我报名参加了毕节市的优质教学资源的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毕节市实验学校教师付涛说。
2018年,张梅被评为省级“小学语文乡村名师”,组建了工作室。近年来,张梅带领团队共开展研训活动30余次,送教送培到七星关区、金沙县、赫章县、大方县、百里杜鹃管理区等县区学校。工作室的伙伴们迅速成长,共承担了市级示范课100余人次、讲座30余次,100余人次参与省市校级科研课题,5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或荣誉30余人次。
作为学校的德育干部,她用智慧创造了一个个特色品牌。如今毕节市实验学校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开展的书法、蜡染、足球、机器人等多个学生社团精彩纷呈。近年来,张梅在毕节市开展小学德育活动170余场次,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公开课、示范课90余场次,通过课题研究、“传帮带”等形式直接帮助120余名教师成长。
2021年,张梅被评为贵州省黔灵名师,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毕节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被评为“贵州省三八红旗手”,2023年荣选为全国十三次妇女大会代表进京参会。2024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赤诚只因恋教育,丹心一片献热土。张梅用全心的投入和无私的付出展现了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风采。正如她对学生所说:“如果说我教会了你们什么的话,那么请你们也永远努力去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去做一个毕节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需要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三八红旗手 凤冈县第六小学支教教师谢春平:
爱倾支教路,让山区孩子享受足球的快乐
本报记者 周朝义
遵义市凤冈县教育体育局外协办主任(挂职)、凤冈县第六小学支教教师谢春平,不仅是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湾仔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也是广东省民间爱心组织“橄榄枝助学行动”项目的具体负责人。从教32年的谢春平,连续7年参与国家东西部协作工作,5次主动请缨,从珠海到云南怒江州,再从怒江到贵州遵义务川、凤冈。支教几年间,她不仅躬耕三尺讲台潜心育人,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诸多新思路和新做法,还始终将发展校园足球当成支教的重中之重,让越来越多的山区孩子圆了“足球梦”。
2019年6月,谢春平主动请缨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格力小学支教。期间,她出色地完成了全校13个班的阅读课教学任务,还引进专业教练把足球带进了怒江州校园,让足球融入当地学生的日常,系统地开展足球日常训练工作。有4名六年级学生凭借足球特长,顺利通过怒江州民族中学一系列考核,得到了更专业的足球训练和教学指导。在该校辐射带动下,周边兄弟学校的足球运动也逐渐升温。
2021年7月,谢春平来到了遵义,开展支教帮扶活动,先后对务川、凤冈等县的特殊教育、学生资助、校园足球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形成资助遵义市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初步计划。
谢春平得知务川自治县的校园足球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在遵义市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并且近年来没有举办过常规赛事,体育教师情绪低落,足球成绩直线下滑,而孩子们的足球兴趣又非常深厚这一情况,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谢春平脑海中诞生了——助力务川乡村振兴,托起孩子们的足球梦想,务川自治县“银杏籽”校园足球联赛项目便应运而生。这既是珠海—遵义东西部协作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地学生绽放校园足球梦想的开端。该项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遵义市慈善总会、遵义市教体局、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的高度认可,务川自治县小初高近60支男女比赛队伍、1000余人参与到“银杏籽”校园足球联赛中,务川平静了许久的足球场又变得热闹非凡,充满生机和活力。
2022年,谢春平被选派到凤冈县第六小学支教,并挂职凤冈县教育体育局外协办主任。她秉持“凤冈所需,珠海所能”的思路,第一时间走遍凤冈县14个镇 (街道) 调研各个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东西部协作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捐赠足球装备、筹办校园足球联赛、争取项目支持等方式,在推动凤冈校园足球发展、学生资助等工作上用实际行动谱写“香凤协作”新篇章。
去年10月27日,一场特别的小学生足球友谊赛在珠海市香洲区凤凰小学激情上演。来自广东省珠海市、遵义市凤冈县、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的三支“童超”球队在绿茵场上尽情奔跑、熟练盘带、精准射门,每一个动作都彰显出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和执着。这场友谊赛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交流,更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情感联结,展现了足球的魅力和“山海情”的深厚情谊。
在珠遵两地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谢春平积极推进的校园“童超”周末足球联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正式亮相。校园“童超”在扩容升级中,将把幼儿园一并纳入参赛队伍。今后,还准备将“童超”打造为全省、全国的知名品牌,从而带动务川-香洲、遵义-珠海、贵州-广东,乃至全国校园足球运动高质量发展,为青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山海同心,足球圆梦!”谢春平说,从云南到贵州,她倾力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让困难孩子插上自信和飞翔的翅膀;发展校园足球,让更多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享受到足球的快乐;支教帮扶路上的点滴付出,播下的希望种子,定将如银杏籽一般,伴随着孩子们一起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