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共育新能源产业工人
![]() |
光伏技术应用班学生参观一道长通新能源产业园。 |
![]() |
光伏组件生产车间。 |
本报记者 白春霞
“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家门口求学、就业,挺好的。”近日,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光伏技术应用班学生王欣凯参观一道长通新能源产业园后感慨道。
来自威宁的王欣凯进入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他在2027年毕业后即可进入一道长通新能源公司工作。
“根据学习安排,我们有机会经常到企业实训,实习就是实战,有了就业‘第一站’,对未来工作心里也有底了。”王欣凯说。
通过实习,学生们深入一道长通新能源产业园光伏组件生产车间,详细了解新能源产业的市场背景、发展规划、产品工艺、市场销售、对人才的需求模型等,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生产管理到技术细节,在太阳能电池片产线和光伏组件产线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的讲解下,学生们可以系统地了解现代光伏行业的核心技术和能力要求。”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陈伟说,知识与技能交融,理论与实践碰撞,工匠培育在这里生动呈现。
陈伟介绍,一道长通新能源产业园目前已建成两条光伏组件生产线,可带动就业岗位约400个,去年产值突破10亿元,有效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去年,威宁中等职业学校和贵州工贸职业学院毕业生到企业上岗后,短短两个月内,创造了良品率在行业中排第一名的好成绩。”陈伟说,在威宁本地良好的人力资源保证下,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客诉率为零,良品率99.6%及以上,产能交付达成率100%,制造成本排名一道新能全国基地最低。
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威宁作为人口大县,人力资源开发优势明显,威宁将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与长通一道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产业优势相结合,通过公司与本地职业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育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工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9月,威宁自治县内的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和威宁中等职业学校,与光伏龙头企业长通集团强强联合,建立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开设新能源相关专业。将威宁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威宁打造成新能源产业人才培训输出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双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劳务协作,着力培养一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如今,一道长通威宁基地与威宁中等职业学校搭建产、学、研培育基地,通过“基地培养 对外输出”形式,预估未来将向一道新能全国各基地输送3000余名新能源产业技术工人,2024年已输送约500人。
除了在职业院校开设新能源相关专业,今年初,贵州工贸职业学院还与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展“源网荷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耦合的合作发展模式,充分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紧密对接,有望为新能源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