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减负”
我省发布2025年社会事务进校园省级事项“白名单”
![]() |
本报讯 (记者 徐颖 郝梦 熊江睿 郑青 何雨家)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的要求,贵州省教育厅日前牵头制定并公布了《贵州省2025年社会事务进校园省级事项白名单》。
2024年,我省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针对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教师负担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明确了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准入标准,符合条件的社会事务在经过审批报备后,方可进入校园。
整治工作着重清理了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以及校园内随意出现的形式主义行为,如过度使用应用程序、工作群组、打卡、接龙、做题、拍照、简报等,这些行为往往重形式而轻效果。同时,明确规定一线教师原则上不参与节假日值班,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更专注于教学和育人。
《贵州省2025年社会事务进校园省级事项白名单》 的推出,不仅有效整治了形式主义,减轻了基层负担,还为教师营造了一个更加宁静的教学环境,有力支持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我省9个市州也陆续公布各自的2025年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 (详见天眼新闻)。
教师谈感受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校长吴学涛:“白名单实施后,学校发生了诸多积极变化。”
“白名单规范了社会事务进入校园的范围和频率,切实减轻了教师负担,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师生有更多精力和时间聚焦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层也有更多精力进行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吴学涛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个月刚结束的期末统考成绩多项成绩创了新高。
南明小学教师万薇:“教学本职得以回归,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教学。”
实施白名单后,教师社会事务负担大幅减轻,教学本职工作得到强化,学生管理更集中。备课时间增加,教师专注课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课堂质量提升。教师有更多时间教研培训,关注学生发展,家校共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