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
你最爱哪一个?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2019年)
![]() |
![]() |
![]() |
![]() |
![]() |
![]() |
蛇年新春,一位“魔童”在电影史上,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位“魔童”正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哪吒”。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打破票房纪录,也再次勾起了不少人的“哪吒情结”,很多人开始怀念小时候荧幕上哪吒的经典动画形象。
当我们把时间轴拉长便会发现,哪吒的故事一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几经改编造就了一批动画影视作品。可以说,中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哪吒”。
《大闹天宫》 (1961年)
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大闹天宫》 出现了三头六臂的哪吒,胖嘟嘟、圆滚滚的福气模样贴近中国民间的年画娃娃。
《哪吒闹海》(1979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手绘动画电影 《哪吒闹海》,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配上戏曲风格的大戏音乐,广受好评。
《哪吒传奇》 (2003年)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2003年的剧集《哪吒传奇》又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这一部动画中,小哪吒拥有了完整的成长线,他和小猪熊、小龙女、雷震子一起冲锋冒险,透过他的眼睛,观众也重读了武王伐纣史。
《新神榜:哪吒重生》(2021年)
在这一版中,耳熟能详的故事被放置在蒸汽朋克风格的未来都市背景下,哪吒成了穿皮衣、骑机车的愤怒青年,龙王家族垄断了当地的水资源,他们之间的较量更具现实意味。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
到了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烟熏妆哪吒”爆红。
《哪吒之魔童闹海》 2025年
到2025年,这个“魔童”开始全世界“闹海”,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哪吒所代表的是当代中国人追求自我、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符号。
一部部文艺作品,赋予了哪吒不同的精神内核,一代代哪吒形象寄寓着,不同时代的价值呼唤,从削骨剔肉还父母到魔童觉醒撼乾坤,这是国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一份精神图腾。
本版综合春城晚报、北京青年报、上游新闻、人民日报微博、@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