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压岁钱被“抢”?兰州小孩报警了
孩子的压岁钱,其实可以这样“管”
![]() |
![]() |
民警对父子俩的矛盾进行调解。 |
春节,对孩子们而言,最幸福的事之一就是收到压岁钱,不少孩子还成了“小土豪”。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自主能力,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压岁钱该怎么管理、由谁管理? 如果稍有不慎,可能酿成家庭矛盾。来看看这些成功例子,再听听专家如何支招。
1 被爸爸“抢”压岁钱,孩子“叫”来警察叔叔
大年初六,兰州市公安局接到一个孩子的报警电话:“警察叔叔你们快来,我家有坏人抢我钱!”民警听到报警后高度重视,仔细听电话,却隐约传出大人的声音:“臭小子你要翻天啊,还真报警啊……”
值班民辅警迅速赶赴现场,发现报警人家门大开。刚进门,孩子就欢呼:“警察叔叔来得真快,赶紧把‘坏人’抓走!”孩子手指向坐在屋内床边的父亲。父亲一脸无奈:“警察同志,实在不好意思,这小子欠管教,还真报警了……”孩子则小嘴一撇,斩钉截铁地说:“我爸抢我压岁钱,我就报警抓他!”
原来,父子俩是因为压岁钱的保管和使用问题产生了争执。父亲坚持帮孩子代管,孩子却想自己支配。结果,孩子用父亲的手机果断选择了“报警求助”。
民警见状,耐心与孩子沟通:“压岁钱归你,你有支配权。但你对如何消费可能没清晰概念,平时玩耍、上学也容易弄丢钱,到时候爸爸不一定会补给你。不如让爸爸帮你管钱,你按需支取,咱们做个收支明细表,像算加减法一样,谁也骗不了你这个聪明孩子,好不好?”孩子听得认真,眼中满是期待。
随后,民警又对父亲说:“教育孩子要讲方法,别强硬对待,得好好引导。您和孩子一起制定理财方案,让他参与其中,既能增进感情,又能解决问题。”
在民警的“调解”下,父子俩重归于好。
2 压岁钱的管理影响孩子对金钱的认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压岁钱究竟由谁来保管,孩子们的态度各不相同:一些孩子愿意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觉得这样更安全;但相当大一部分孩子如明明那样,希望能自己支配一部分。
小曼今年9岁,她一直盼着春节收红包。她的小手紧紧攥着一个个红彤彤的利是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曼的妈妈说:“今年她一共收了2000多元压岁钱,特别开心,一直跟我说要把这些钱存起来,以后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小曼的爸爸则表示,他们打算帮女儿把压岁钱存到银行,等她长大后自己支配。
8岁的明明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对压岁钱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春节过后,他满心欢喜地数着自己收到的压岁钱,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在他看来,压岁钱就是自己的“小金库”,可以用来实现很多“伟大的计划”。“我要用压岁钱买好多好多玩具!”明明兴奋地对妈妈说,“还有好吃的零食,我要堆一个‘零食山’!”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成为“零食大王”的场景。明明妈妈笑着说:“你可真是个小财迷呀,不过压岁钱也不能都用来买零食哦,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明明听了妈妈的话,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认真地思考起来。他决定把压岁钱分成三份,一份用来买玩具,一份存起来,还有一份要送给妈妈,作为“妈妈辛苦奖”。妈妈被明明的天真和懂事逗得哈哈大笑,同时也为他的成长感到欣慰。
“压岁钱的多少和使用方式,其实都反映了家庭的教育观念和孩子的成长环境。”财商教育专家、《小淘气财商奇旅记》作者吴东璇表示,“无论是传统红包还是电子飞帖,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理财、学会分享。这不仅是压岁钱的意义,也是成长的财富。”不同的压岁钱管理方式,背后是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殷切期望。无论哪种方式,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对金钱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和陪伴至关重要,让孩子学会理财、懂得感恩、勇于追梦,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专家:不同年龄锻炼不同的财商能力
吴东璇指出,每年春节过后,借助压岁钱正是锻炼孩子“财商”的好时机,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压岁钱的处理方式,以及要讨论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孩子的财商也要分年龄开发。
一般来说,幼儿阶段,孩子还没有金钱意识,这时父母可将压岁钱存起来。从小学开始,家长就不能再简单地将钱直接存起来,而是要和孩子商量。对于七八岁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问“打算怎么去用这笔钱”,去了解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并且给孩子一些引导。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父母和他讨论大人的问题了。如果孩子选择把钱存起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银行开户,让孩子了解“银行”是什么,“储蓄”是怎么一回事。如果钱不多,孩子不想存起来,而是希望能买喜欢的东西,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带锁的小抽屉,并且将钥匙交给孩子保管 (当然,父母可留备用钥匙,防止孩子弄丢钥匙),这样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隐私的,也能对金钱有尊重的感觉。如果孩子想要买某种东西,家长可以趁机带孩子去商场、超市,引导孩子认识“价格”以及“价格比较”这些知识。
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对金钱的意识已经比较浓了,而且会想要买一些大件的东西,开始对一些昂贵的东西感兴趣。这时在压岁钱的使用上,家长应该引导的两个概念是“需要的”和“想要的”,比如当孩子买东西时,让他做一个列表,引导孩子思考,哪些东西是必须要买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以后再买的,这能让孩子学会对金钱使用有度。例如,如果孩子提出要买手机,家长可以列出手机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孩子去思考“必要的”和“想要的”,并作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孩子明白“延迟消费”,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可以告诉他,很快要上初中了,会有较多的课外书、研学等支出,逐渐引导孩子在使用金钱时,学会计划。建议家长从五年级开始,引导孩子把压岁钱存起来,作为暑假旅游、上兴趣班等未来活动的资金,这样,孩子可以把金钱和自己的成长、梦想联系起来。这是锻炼孩子自控能力和责任感很重要的一部分。
等孩子到了初中,学会“储蓄”和“计划”很关键,这时孩子应该有主动储蓄的意识,在花钱时,能够学会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实施。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压岁钱分成不同的部分,至于如何分配,让孩子自己决定。
来源:兰州公安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