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头版 -> 第A02版:综合 -> 寻踪黔茶长征路 传承文化育新人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寻踪黔茶长征路 传承文化育新人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老师带领学生走访茶企。

    本报记者 任伟 特约通讯员 王金梅 程莉 付娴

    日前,记者从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获悉,在即将结束的寒假里,该院紧扣专业建设与文化传承,精心组织师生开展“长征路上·寻踪黔茶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兵分三路,奔赴遵义、安顺、六盘水,通过入户访谈、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度挖掘黔茶文化的深厚脉络,为省级茶文化博物馆建设积攒宝贵资源。

    遵义线:解码仡佬族千年茶韵

    该院机电工程系程莉、黄正友两位老师率8人调研小组,首站踏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在县文旅局的支持下,团队与茶史专家王卓展开深度研讨,系统梳理了从唐代绵延至今的古茶树保护体系,着重记录了仡佬族“茶药同源”的独特种植智慧。同时,通过对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的深度研学,团队破解了“生不离茶,死不离茶”的文化密码,完整还原了国家级非遗“三幺台”茶礼的仪式流程。

    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隆兴镇,调研团队深入乡村茶园,探寻仡佬族特色饮食文化——“仡佬族油茶”的前世今生。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七道古法”制作技艺,从茶籽筛选、猪油炼化,到茶叶文火慢炒,完整呈现了省级非遗“干劲茶”的制作全过程。

    安顺线:探索茶旅融合新模式

    该院教育科学系的8名师生组成调研团队,首抵安顺平坝,深入茶企了解发展现状。通过座谈,团队得知当地茶厂不仅专注技术创新,还积极传播茶文化,定期举办茶文化节,吸引游客与爱好者,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茶叶销售。同时,借传统节日举办茶俗活动,弘扬茶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

    座谈结束后,师生参观了生态优越、云雾缭绕的海巴塘茶园。此外,实践团队还前往安顺西秀区绿源茶业调研。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当地茶文化、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并引导师生参观了茶旅融合劳动教育基地。

    普定茗之源合作社的调研揭示了文化赋能新模式。与合作社负责人交流中,师生聆听了感人至深的茶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承载着茶的历史渊源,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文化内涵,让团队对茶的认知更加深刻。

    六盘水线:追溯黔茶文化遗迹

    该院旅游管理系专职教师杨沅蓉、专职辅导员付娴、曹丹姝带领5名学生,先后走访水城、盘州等地,深入茶园、茶厂与茶文化博物馆。

    付娴、曹丹姝老师率一组学生走进水城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在公司负责人引领下,师生深入茶山基地,观察茶树生长环境;走进生产线,了解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的每道工序。在评茶室,师生还品鉴了“水城春”茶,交流中了解公司发展历程、茶品特色、茶树品种及当地饮茶习俗。

    杨沅蓉老师带领3名学生前往蟠龙镇探索古茶树,详细了解了古茶树情况,全面访谈种植历史、生态及种植现状。师生们还深入农户家中,观摩古法炒茶流程,感受传统制茶工艺魅力。

    随后,两支团队会合,前往贵州省茶文化博物馆水城馆参观学习。丰富的藏品与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黔茶的发展脉络及其与长征文化的紧密联系,让团队对六盘水茶文化有了更系统的认知。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参与调研的同学们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融入学习生活,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播黔茶文化与红色文化,为学院茶文化博物馆建设添砖加瓦,为地方茶文化繁荣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