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翁昌燕: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 |
翁昌燕与学生们在一起。 |
![]() |
本报记者 袁绍阳
“教育是一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崇高事业,26年的从教生涯,26年未间断的班主任工作岗位,我致力于引领学生追求‘饱满而有尊严的人生’。”在去年12月19日召开的黔南州教育大会上,都匀二中英语教师翁昌燕发自肺腑的分享自己的感受。
在翁昌燕的心里,教育事业需要用坚定前行的步伐,无限拼搏奋斗的精神,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有计划的职业规划,方能有所收获。
做一把雨伞:竭尽全力遮风挡雨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承载着父母对未来的寄托,无论成绩怎么样,都要平等对待。”在翁昌燕的教育生涯里,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始终,“评价一名学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标准,绝对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孩子。”
“在学校,除了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锤炼孩子顺境不焦躁,逆境不气馁的心理状态。”翁昌燕认为,成绩不突出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去激发潜能,这是充满挑战性的事情,更是名师优师的职责之所在。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07年,这是翁昌燕非常头疼的一年。这年是翁昌燕带的第一届高中生,“有逃课的、有上课睡觉的,还有恶语相向的。”翁昌燕却也不发怵,“我没有想到退缩,而是去挑战,把这个班级带好。”
“最重要的就是有耐心,在严厉中还要透露出关爱,当然最轻松的就是放手不管,但他们未来的人生就完了。”想到这里翁昌燕也来了劲,“我每天都准时到,和孩子们谈心,从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入手,喜欢打球就陪孩子们打球,最后成为了朋友。”
在翁昌燕印象中还有一个孩子让她印象深刻。“这个孩子上课总是睡觉,但有个优点就是英语不错。”分析到这,翁昌燕有了办法,“走进孩子的英语学习,经常单独安排作业,专门批改,然后帮孩子分析学习拖后腿的原因。”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激发了孩子整体的学习兴趣,“按之前的状况,这孩子很难考取大学的,后来经过一番鼓励,孩子最终还是考取了重点大学。”翁昌燕说道。
做一个施肥者:让教育花海更鲜艳
2020年4月,贵州省高中英语翁昌燕名师工作室获贵州省教育厅授牌正式成立,翁昌燕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如何引领教师在教学路上不断创新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但我乐于接受挑战。”翁昌燕那股子勇攀高峰的劲头又上来了,“把接力棒传下去,帮老师们做好职业规划,做好职业榜样等问题都出现在了我的解决问题清单中。”
“我们学校的安老师出生于1989年,在我接触他之前只是一名普通的高级教师,了解情况后,通过两年的时间,我帮助他在课题、比赛和讲座上进行了详细规划,最终获评了州级骨干教师。”在翁昌燕的帮助下,安老师进步神速。
后来在翁昌燕的帮助下,安老师提炼班级管理经验并发表论文,在2023年获评黔南名班主任,“比起安老师自己去摸索,在工作室的帮助下,加快了其5年左右的成长历程,下一步再冲击州级名师和省级骨干教师。”
2020年3月,翁昌燕在成为了贵州省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后,以都匀市为工作圆心,送教下乡,送教送培,工作室在毕节地区、黔南州福泉等多地开展讲座,对黔南地区青年教师开展一系列专业成长及教学指导,助推青年教师水平提升。
在她的指导下,工作室5位教师获得高级职称,3位教师获得中级职称,且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5位教师获批州级骨干,3位获批市级骨干,多位教师成为校级骨干。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回想二十六年的教育路,翁昌燕深感教师是平凡而伟大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路上将怀揣宏志,用坚定前行的步伐争做新时代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