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阳贵安教育系统这么干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更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开局之年。
今年,贵阳市教育系统要怎么干?记者从2025年贵阳贵安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上获悉,2025年,贵阳市教育系统将以“1234”的工作思路,持续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一条主线,突出强化教育保障、深化教育改革两个重点,夯实育人质量提升、德育体系建设、注重心理健康三项基础,强化数智教育构建、加强督导审计、优化教育治理、深化对外合作四大支撑为抓手,深入推进贵阳贵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一是要抓好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市级将组织对已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的492所中小学校进行“回头看”,确保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同时,督促区(市、县)教育工委对77所尚未完成改革的中小学校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全覆盖。此外,还将继续推动126所民办中小学校实现党组织建立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进一步夯实民办学校党建基础。二是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将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载体,统筹各区(市、县)、市属高校、直属学校按学段开展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以“同台比拼”推进学校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是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将加强与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商联动,构建“派驻监督+行业监管”同向发力监督格局,紧盯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对标进行整改,对存在违规违纪的进行严肃处理,形成高压态势。此外,还将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加强对教育系统干部思想教育,筑牢防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着力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全力做好教育保障,结合区域人口变化趋势,有效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制定普通高中学位攻坚计划,健全学位保障预警机制,重点推进贵州希望实验学校、贵阳市示范性学校 (花溪校区) 等建设项目,增强学位保障;持续抓好师德师风违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后备校长培养计划”,强化教师队伍保障。二是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争取省级试点校落在贵阳;积极探索试点“1+3”初高中衔接发展新模式;建立“3+3”“3+4”学生退出和补充管理制度,规范中职学籍管理;探索建立小学育人质量评价体系和初中入出口评价体系,持续健全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加大对民办学校招生和资金使用监管;探索推进全市学校食堂粮油集中集采。
继续夯实三大基础。一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扎实开展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做好“薄弱园提质”工程攻坚行动,有序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增强义务教育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纪律,加大力度支持白云区、云岩区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县”;推动高中多维发展,继续做好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深入实施县域高中振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实施“1+3”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优化普通高中招生批次设置和流程管理;增强职教发展动能,实施中职学校网上统一招生,指导全市职业院校积极申报“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等。二是着力强化德育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试点建设,建立健全以思想政治课为主体,各相关课程相融合的本地德育课程资源。三是注重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开展“十个一”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一节体育课,组建贵阳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等。
持续强化四大支撑。以数字赋能构建数智教育体系,出台《贵阳市教育数字化三年行动方案》,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以审计监督推动教育责任落实,围绕学前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等开展专项督导或综合督导;完善预防监督机制;出台《贵阳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各学段全覆盖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以优化治理推动教育规范发展,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督查工作,紧盯学科类隐形变异、资金体外循环、非学科违规开展培训等问题,持续强化监管执法;加强民办学校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对民办学校违规招生、违规办学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罚。以深化合作增强教育影响力,持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展港澳台“姊妹校”合作渠道;完善优质资源输出管理机制,统筹指导做好贵阳贵安优质资源对外输出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市内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