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黔西南州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定芳:

大力实施“七项教育计划”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王定芳黔西南州教育局供图

快乐起跑,奔向未来。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奇 邱凌峰

    “参加此次会议,我深受触动,其三大鲜明特点让我印象深刻:政治站位高、工作思路清、推进措施实。”黔西南州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定芳说,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作出的系列部署,科学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做好全年教育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王定芳表示,2025年,黔西南州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深入实施“文教兴州”战略,坚持把黔西南州文教基因传承好,把优秀文化传播好,把“黔西南教育现象”品牌塑造好,大力实施“七项教育计划”,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推行思政教育铸魂计划。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坚持育人目标一体化、试点建设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课程融合一体化、教学研究一体化;持续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推行基础教育强优计划。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振兴县域普通高中,办优城镇规模初中,办强乡镇中心小学,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探索建设一批“州县共管”的中小学校;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倡导探索创新,鼓励办学差异化,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教育声誉;加快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探索设立、转型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好综合高中;探索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一体化办学新路。

    推行职业教育提升计划。有序拓宽职普融通,探索综合高中校内职普转换、学生多元选择的有效途径,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坚持多元办学,做优全州职教联盟,建强县 (市) 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建好“少而精”、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

    推行高等教育提质计划。支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一流学科、硕士点建设,坚持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基本办学定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提高高等教育贡献力为主方向,全面支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创建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工作。

    推行科学教育拓展计划。坚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合理有序增加科学体验、科普活动等综合类素质教育课程,不断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构建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科学教育体系,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加快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通过统筹设计、内外联动、资源整合和赛事活动等,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

    推行教师教育筑基计划。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训全过程,开展好“加油文化与教育家精神”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探索创新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教师全员培训和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坚持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注重尊师教育,开展尊师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推行终身教育促进计划。不断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社区建设,探索实施学习型城镇、学习型乡村建设,建立终身学习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全面纵深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深度融合,打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之间的壁垒,倡导实施全民读书计划,建立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和学校—社会循环教育新机制。

    此外,黔西南州还将着力实施“八大工程”,抓好基础教育提质、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等教育教学专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攻坚,抓实抓好“护苗行动”、专项整治、“县管校聘”、教育投资等教育领域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