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二中:
以“三线精神”育时代新人
![]() |
![]() |
学生在上课。 |
![]() |
三线教育馆。 |
本报记者 侯帮虎
2024年12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一面闪亮的牌子送到六盘水市第二中学。这是时隔38年后,学校再次荣获这一称号。
“这是对我们最高的褒奖,我们将继续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校长左洁看着发光的牌子,脸上写满了高兴和自豪。
六盘水市二中原名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在21世纪到来前夕,正式更名为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并一直延续至今。六盘水市二中在发展中坚守教育初心,将“三线精神”根植学校文化,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面向“县域领航,全市领先,贵州一流,西南知名”的目标,近年来,学校扎实推进“三新”改革,科学探索高考备考体系,全力实施学校教学条件、食宿环境、校园美化、学校文化、学生发展、办公条件“六大提升”工程,办学质量实现大幅提升,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展中的两次腾飞
1964年,数百万“三线”建设者背起行囊,从祖国四面八方跋山涉水来到西南,其中一部分来到六枝特区,他们以“愚公移山”的斗志在这里开矿安家。1965年,为解决矿工子弟读书问题,学校应运而生。因三线建设而建、因三线建设而兴、因三线建设而稳、因三线建设而强。这是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而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就迎来了发展高光时刻。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学校就有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12人被重点大学录取。往后连续三年学校录取重点大学、本科人数均是省内前列。1986年学校首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5年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标准化学校”。
经历了高光,也走过低谷。20世纪90年代,六枝矿务局经济不景气,对学校投入减少,学校发展停滞,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学校经历了10年艰难发展期。
进入21世纪,学校在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六枝特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实施全面规划并进行改扩建,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二类)。目前校园占地面积340余亩,教职工304人,在校生3400余名,是六盘水市赫赫有名的高中学校。
以“三线精神”育时代新人
“敦品力学”,学校大门前校训石书写着四字校训,精简有力。校训石后面是学校近年来斩获的各项荣誉称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六盘水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步入校门,富有历史气息的操场迎面而来,穿山而出的小火车、“三线”建设者惟妙惟肖的雕塑、挂着杰出校友照片的宿舍楼……
而那些记录着学校发展点滴的珍贵材料,被一一陈列在校史馆:老一辈支援三线时带来的皮箱、开矿时使用的铁锹、建校初期教学用的油毛毡房模型……
在一件件珍贵的物品背后,是在学校广为流传的故事:老刘校长让宿舍,自己一家住油毛毡房;应旺安副校长——从矿井里走出特级教师;池永贵教授——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我们一个校友来参观时,看见他去世的母亲也在毕业照上面,他第一次看见年轻时候的母亲模样,感慨万千,泣不成声。”学校办公室主任韦继朝介绍道。
“学校扩改的过程中,地址一直没有变,一直在这里,这栋楼就是我们以前学生住的,现在保护着不让进去了。地址没变,我们‘三线’精神的根基就一直在这里。”校长左洁介绍。
据了解,六盘水市二中根据自身历史背景、文化元素,紧扣三线精神主题,以国学经典加以充实,明确“看三线、听三线、扬三线”“学国学、诵国学、传国学”的方向路线;打造看三线博物馆、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听三线老人讲故事、三线班、国学班、千人红歌、千人诵读、千人健身气功等特色课程活动。
“三线文化”从校园氛围一步步融入教学,代表着老一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无声地浸润着每一位学子。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掘“三线精神”内涵力量,学校通过《“互联网+”三线建设优秀文化视域下的高中德育实践研究》《三线建设优秀文化视域下的高中德育微信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两项教育实验,进一步拓展三线精神传播渠道。
学生多维度全面发展
下午团辅活动室里,同学们正在以各种有趣的活动减压。据了解,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和“三线”课程渗透作用的同时,每班每周开展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身心放松平台。
眼下,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开展了公益服务、兴趣培养、生涯规划、传统文化、科学技术、艺术修养、体育运动、生活体验8大种类社团活动,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展示学生风采。
开足体育模块课时,设置早操、课间操确保学生运动时间;有效开设艺术审美、音乐和劳动实践课程;围绕预防体系、发现体系、监控体系、转化体系、危机干预体系等维度建设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如今,学校已经有了完备的“五育课程”。
据了解,该校学生模拟政协社团是团中央授予的“首批100个重点联系模拟政协学生社团”之一,在2023年贵州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中学校荣获特等奖1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14个并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还获得了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贵州赛区六盘水市分赛区活动“未来太空车”项目一等奖。
教学方面,学校2021、2022、2023连续三年获六盘水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名;2022、2023、2024连续三年获六盘水市高中第一层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第一名、六盘水市特优生培育学校。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三线精神育人,国学经典润校’的办学特色,继续致力于实现‘培养家国情怀、社会担当、才能卓越、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教书育人、不懈奋斗!”左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