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观山湖十一中

一所民办学校的华丽转身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观山湖十一中校园一角。

    本报记者 徐颖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的第十一中学,宽敞的校园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字样显得格外醒目,默默地展示了这所学校坚持的教育理念。记者来过这里好几次,每次都能看到孩子们欢快、自信的样子,感受到整个校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才几年时间,这所学校在民转公的道路上成长得让人眼前一亮。

    说起从民办到公办的转变,副校长郑小羽打开了话匣子:“那会儿,我们不仅得让校行政的人重新找到位置,老师们对自己的未来也心里没底,家长们对孩子的新学习环境捏了把汗。”2021年,观山湖区中铁置业中加学校的这个改革,像是丢进湖里的一块小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牵动了社会的每一个神经。面对家长的不解、老师的忐忑,校领导们一个个上门,像是老朋友聊天一样,慢慢地把大家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但那时候,大家对新学校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教学水平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孩子们能不能适应新环境,这些问题像是一堆解不开的疙瘩。就在这样的疑虑声中,学校硬是扎下了根。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个好学校,政府顶住压力,坚决推进民转公。这事儿,做得对,也做得必要。”郑小羽说,现在,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也轻松了不少。

    在民转公的背景下,记者好奇地询问:“那现在的学校变成什么样了?”郑小羽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在? 你瞧我们的孩子们,个个都自信心爆棚、举止得体,不管是在校外活动还是迎接访客,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政府的深情关怀和社区的大力支持。老师们对学校有了更深的感情,众多的培训和交流机会也让他们的专业成长飞速。家长们对学校更是给予了满满的信任。2024年,我们的学校还得到了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的荣誉称号。